一个村:
为留守老人打造“幸福壹号”
走在东庄镇厝头村的村道上,路边一座气派的“幸福壹号”建筑颇为醒目。拾级而上,推门进院,记者发现,这里并不是莆商的豪宅,而是一座由旧学校改建的农村幸福院。这里戏台、体育场、棋牌室、阅览室等乡村文化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了餐厅、休息室等配套设施。“我们村60%的人口在外经商,大多是老人留守村中,‘幸福壹号’就是专门为这些留守老人创办的。”厝头村党支部书记苏金楚说,“幸福壹号”建设费用总计400多万元,其中有一半资金是村里的在外莆商捐助的。
苏文添26万元、苏国忠18万元、苏金棋11万元……在“幸福壹号”的大红榜上,记录着在外莆商们的捐资数额。这些捐助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年春节期间都能收到。今年春节,村民们趁着返乡过年的机会又送来了40多万元善款。老人们现在还可以在这里吃上免费的午餐。记者看到,“幸福壹号”的厨房里垒砌了乡下的柴火灶,餐厅里摆了12张桌子,餐具整洁有序。“老人家上午在这里娱乐,中午不想回家的,就在这里免费用餐,标准是每人10元,每天中午都有60多位老人用餐。”苏金楚说,餐厅每年运营成本约20万元,靠村民们的捐助完全够用,盈余的捐款准备在“幸福壹号”旁边建设登山步道,让留守老人们常到户外锻炼身体。
像厝头村一样集体做公益的村庄,在东庄镇还有很多。杨文秀所在的石码村,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石码村企业家联谊会,并设立了企业家基金会,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石码小学门前修建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此后,基金会每年春节都举行走访慰问活动,给因病返贫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等群体送去关爱,也为村庄建设添砖加瓦。“特别困难的家庭,慰问金额达到一两万元;2011年,拿出20万元为一户特困家庭建起了新房;为了改善石码小学的操场,基金会又出资50万元……”石码村党支部书记陈金辉介绍说,2015年春节后,石码村企业家联谊会升级为企业家理事会,并且在9个自然村成立了分会,分别开展公益募捐、扶贫助困等活动,帮扶更加精准,企业家们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一个镇:
村村都有公益基金会
去年腊月廿八,到北京闯荡多年事业有成的莆商张俊武,终于完成了一桩心愿。当天上午,石尾村慈善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一天之内收到捐款775万元,截至目前捐款超过1000万元,张俊武捐出100万元。
“村村都有公益性质的基金会是东庄镇的一大特点,石尾村在这方面有些后进,所以张俊武等企业家很着急,春节前就找到镇党委,要求给予指导。”东庄镇党委书记黄少敏说,除了石尾村,苏田村几位企业家也趁着春节的机会来到镇里,希望镇党委指导成立基金会;此外,在大年初一当天,东庄镇栖梧村举行了“仁爱基金会”的揭牌仪式,“全镇24个村(社区),基本都成立了公益性质的基金会”。
给贫困户拜年发红包、为乡村学校教师宿舍统一安装空调、教师节给优秀教师每人2000元奖励……东庄镇各村庄基金会募集的资金,都用在了公益事业上。因为有了基金会的支持,东庄镇的家园清洁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幸福家园建设取得了秀屿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家风建设是一个热门话题,莆商们代代传承公益理念,既是对报效桑梓、乐善好施等家庭古训的继承,也形成了爱心接力传递的新家风。从一个家族到一个村、一个镇,公益理念不断普及,正体现了好家风对好民风、好社风的积极带动作用。”秀屿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陈四海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依托在外企业家、公益基金会等优势资源,大力弘扬莆商的公益新家风,让莆商公益理念在全区传播得更广泛,引领更大范围的移风易俗和民风、社风转变。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2-16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特别报道
- 2017-02-16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部署十二项重点工作
- 2017-02-16潭城镇元宵活动乐不停 奏响创城文明曲
- 2017-02-16全省旅游服务监管暨文明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天上午召开
- 2017-02-16漳州龙文区文明办组织开展“关爱青少年月”活动
- 2017-02-15泉港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