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传承文明从激活“诗意”做起
http://wmf.fjsen.com 2017-02-16 14:53:08 来源:湛江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与往年相比,今年这个春节格外有“诗意”,这缘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也令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诗意”。

中国诗词积淀着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精髓,包含着传统审美价值体系。我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此后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留下众多先人的智慧,名篇佳作多不胜数,其中唐诗与宋词最为普罗大众所熟悉。《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呈现了一首首雅诗妙词,激活了人们的“诗意”,在这个过程中,更传承了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华文明,令现代文明的内容更加丰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如今发展迅速的信息社会,手机、微信等成为我们的“新宠”,许多人无暇看一本好书、读一首诗词,但他们却热衷于快餐文化。殊不知,古意盎然的诗词,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大千世界,浅唱低吟一首诗词,可让人不知不觉地体会到古风意韵,体会到当下普遍浮躁的社会环境之外的风雅浪漫,让人受到文化的洗礼,快生活“慢”下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获得冠军的武亦姝迅速走红,她的成功虽然难以复制,但我们可以学习其身上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强迫自己背诵大量诗词,但可气定神闲地读一读诗词,品一品古韵;我们不一定要对诗词具有强烈的喜爱,但请激活尘封已久的“诗心”,勿忘我们的文化基因。

“不学诗,无以言”,其实,读诗学词是我们的教育传统,莘莘学子通过吟咏诗词来提高修养。可如今课堂对于诗词的教育,大多仍停留在“填鸭式”教育上,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往往忽略了诗词的精美词句和美好意境,更谈不上去领略诗词中的古风意韵和风雅浪漫了。如此,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诗词失去兴趣,埋没了其“诗心”。因此,要激活更多学生的“诗心”,校园诗词教育必须要“活”起来,学校要抛弃不适宜的教育方法,对教育理念与方法进行用心的创新。

生活纵使忙碌,不妨也偷闲坐下来赏一赏诗词,让我们的“诗心”不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诗意”。(白夜)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