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 地方亮点 > 正文
厦门开展情人节“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行动
http://wmf.fjsen.com 2017-02-15 09:36:33 来源:厦门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活动现场,“绿色精灵”跳起兔子舞,还吸引了市民、游客参与 记者 陈理杰 摄

  情人节,“绿色精灵”向厦门“告白”!记者 陈理杰摄

  志愿者们在中山路进行“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记者陈理杰 摄

“除了收玫瑰花和巧克力,情人节也可以为公益做点事。”2月14日晚,在人流如织的中山路步行街,市民王先生说出了“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行动的真实内涵。

在浪漫的西方情人节里,思明区委文明办携手中华街道、海西晨报社等,共同发起“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行动,海西晨报·ZAKER厦门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在中山路掀起了一场温馨的“告白厦门———绿色精灵行动”。

“绿色精灵”在中山路步行街3处人流密集处,通过宣导舞蹈,向来往市民、游客宣传“垃圾不落地”,吸引了众多人驻足观看。随后,一场加演兔子舞引得路人纷纷加入,让原本就热闹的中山路步行街更具人气。

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有近10万人次通过海西晨报·ZAKER厦门直播平台和现场,观看参与“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活动。参与直播现场互动的市民、游客还获得了歌帝梵巧克力、冰淇淋以及大喜刈包爱心套餐。

实际上,“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行动不仅在昨晚举行。经过前期试点后,思明区已于上个月启动了“垃圾不落地厦门更美丽”行动,并规划出重点推进区域,包括辖区内的景区景点、社区小区、商业街区、文创区、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学校,甚至是宗教场所。而人来人往的中山路,向来是“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行动的示范区域。

小情侣做志愿服务过节

2月14日晚在中山路“垃圾不落地”宣导活动现场的志愿者中,出现了一对小情侣的身影,他们就是市民小朱和小池。

“每年的情人节无非就是送送花和巧克力,吃吃大餐,看看电影,没新意。从朋友那儿听说今天这里有一场文明宣导活动需要志愿者,我们就来了。”小朱告诉记者,读大学时他们就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员。

“我觉得这是我们过的最有意义的情人节,因为‘垃圾不落地’非常值得倡导。”小朱说,“垃圾不落地”关系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做到“垃圾不落地”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义卖手工作品献爱心

情人节怎么能少得了鲜花呢?在昨晚的中山路除了象征爱情的玫瑰花随处可见外,一款凝聚着拳拳爱心的丝网花也吸引了市民竞相购买。这就是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的义工手工制作的丝网花。

原来,为了配合本场“垃圾不落地”文明宣导活动,昨天下午,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就在中山路爱心小屋外组织了一场小型义卖。擅长手工的义工柯阿姨和组员手工制作的丝网花和穿着纱裙的洋娃娃造型精巧、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

得知义卖后的钱将捐给爱心扶贫基金后,许多市民都纷纷解囊。其中,一位三四岁的小朋友买下一个娃娃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将钱放入红色的募捐箱中,场面十分温馨。

“垃圾不落地”邀您编句口号

垃圾不落地,依靠的是你、是我,还有他。别小看一个简单的动作,当文明的种子开花结果,便能在无形中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善城市的环境。

若文明幻化成有形,成为一种语言,便能吹进更多人的心田。因此,即日起,思明区委文明办联合海西晨报,向全市市民征集“垃圾不落地”好口号。

口号要求紧扣“垃圾不落地”主题,富有内涵,朗朗上口,字数限制在30字以内,必须是原创作品,并用一小段话阐述口号的内涵。

本次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为2017年2月28日。您可将内容投稿至385684547@qq.com,(请注明“征集”字样、并填写您的真实姓名及手机号码);或者通过海西晨报官方微信,找到2月15日“垃圾不落地”微信内容,在留言区留言。

最终我们将选用10条优秀口号,并给予相应奖励。被选用的10条优秀口号使用权归思明区委文明办所有。(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2-15三明大田县把乡风文明“种”进农民心田演绎新农村画卷
  • 2017-02-14七、推进文明旅游、诚信建设制度化
  • 2017-02-14四、开展“树文明新风,迎金砖宾客”主题活动
  • 2017-02-14三、深化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创建活动
  • 2017-02-14石狮市公安局:把人民满意高高举起倾力打造文明品牌
  • 2017-02-14石狮市公安局:把人民满意高高举起倾力打造文明品牌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