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只要还有一点力,就将善举传下去”
http://wmf.fjsen.com 2017-02-14 09:38:27 程枝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老人们在清洗“碗糕”塑形碗。

东南网2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实习生 杨敏 通讯员 陈鑫炜)在南安市区溪美街道,有这么一群老人,均为女性,年龄大多在60岁以上,她们一直坚持做公益,后来又义务“搓丸蒸糕”拿到市区售卖,赚的钱全部用于资助困难群众。5年来,这支爱心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100多人,所捐善款从一年1000多元到去年的20多万元。爱心不断汇聚,受益者也越来越多。这支爱心队伍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太义工团”。

爱心糕点供不应求

“老太义工团”只是个称谓,并没有登记注册,一开始也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后来经溪美街道彭美社区协调,当地一个社会组织免费向她们提供了场地。

2月9日,记者来到这里,只见经过几年的发展,义工团已添置了许多“搓丸蒸糕”设备,搅拌机、压榨机、蒸饭柜、消毒柜、自动包子机……各种设备一应俱全。

“你们这碗糕怎么卖?”“一个一元钱,零售批发都一样。”中午11时许,各类糕点已蒸好摆放在桌子上,不少市民前来购买。糕点种类丰富,有碗糕、米龟、包子、松糕、粽子等。在桌子另一侧,几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清洗为糕点塑形的瓷碗。天气寒冷,加上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她们的手掌被冻得通红。

“市场上有人用塑料杯做模具,不环保。我们坚持用瓷碗,无污染还可循环使用。”68岁的老太卢尔是这里的负责人。卢尔告诉记者,她们制作糕点的食材都不放防腐剂,糕点都是在晚上至凌晨制作,由于食材新鲜、做工精细、口味好,很受市民欢迎。

“一开始需要上街义卖,现在越来越少了,大部分是顾客上门下订单。受制于场地、设备和人手,糕点供不应求。”卢尔说,她们挣来的钱,除一部分用于购买食材以及添置、维修设备,大部分都用于帮助周边的困难群众,所捐善款从最初一年1000多元到去年达20多万元。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2-13尤溪县舞龙迎灯传民俗文化育文明村风
  • 2017-02-13城厢区举办“村晚”喜闹元宵树文明新风
  • 2017-02-13“文明小鸡”表情包让春节文化精彩纷呈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