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是中国的传统,是一家人一年一度团团圆圆、除旧迎新的象征。每到农历除夕这天晚上,一家人老老少少围着桌子欢欢喜喜地同吃一顿丰盛的年末晚宴。打有年夜饭这个风俗以来,千家万户一直都是在自己家里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越来越紧张,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到饭店里轻松吃顿年夜饭,也成为一种时尚。年夜饭的预订异常火爆,经常出现“一桌难求”的现象,催热了酒店年夜饭的温度, 不少商家打算借年夜饭狠赚一笔的种种手段,成了不少家庭的烦恼。
春节期间,年夜饭供求关系极度不平衡。根据以往的年夜饭消费情况来看,除了饮食卫生问题时常成为节后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外,绝大多数消费者在预订年夜饭时,仅与酒店约定一桌菜的总价及菜肴的名称,而每道菜的价格、规格、重量等关键要素却往往被忽视,有些酒店还巧立收费项目,想方设法让消费者多掏钱,这样消费者很容易钻进酒店事先精心设计的消费“圈套”。 菜品质量下降、服务跟不上、合同约定不清、预约取消订金不退,再加上一些餐馆人为设置最低消费,种种的问题令人头疼不已,让不少市民大呼“伤不起”,年夜饭成了“年夜烦”。因此,笔者认为市场监管部门除了检查餐饮店安全状况外,还应查查饭店设定的一些不合理规定,比如:设置的“最低消费”,直接引发推升过度消费,加剧助长了铺张浪费,有悖于勤俭节约的道德尺度,也不利于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助长了浪费奢靡之风,应该彻底取消。物价工商部门要联合执法,让年夜饭的价格趋近合理,让饭店把目光从打“价格战”转移到提供优质服务上去,让市民吃的开心。
年夜饭,无论去哪里吃,吃什么,怎么吃,最重要是要吃得健康、舒服和快乐。在饭店吃年夜饭,商家赚得个“盆满钵满”,而消费者却感觉像是“待宰的羔羊”。现在年夜饭还没吃就先被饭店“宰”上一顿,不仅破坏了市民的心情,更影响了风气。饭店的“霸王条款”,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强全面的管理和监督,才能不让年夜饭变成“年夜烦”,这也是消费者们的期望。(殷莲芬)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