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升墓道坊原貌。
林君升为家乡林氏拟作《百字世派歌》:世圣以佐德,廷彦显忠良。殿元学业懋,硕士名节光。大钟英俊志,肇启文谟芳。道基源克邃,绪厚泽斯昌。善升昭玉应,庆永卜家祥。一经贤哲士,万传勋烈长。锡汝期延祚,秉益咸备常。成性载嘉行,兴运尚式章。萃履逢康泰,云端贵超翔。方弘国屏翰,绍承盛圭璋。
晨报记者陈晓青袁晓敏
通讯员魏媛媛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每一座墓道坊,背后都有一段酸甜苦辣的故事。记者在位于马巷镇井头社区村西600米处,看到了林君升的墓道坊,从墓道坊上“钦赐祭葬”四个大字,不难看出这位清代乾隆年间江南提督曾经的辉煌。这位“大人祖”的传奇故事激励着一代代林氏后人。
近日,记者走进林君升故里———翔安马巷镇井头社区。
人穷志坚官至江南提督
据《同安县志》和《马巷厅志》记载,林君升生于1688年,自幼文武兼习。1721年(清代康熙六十年),林君升奉命押饷到台湾,并勘察台湾地形,深得上司赏识,擢为黄岩镇游击。1726年(雍正四年),晋升定海总兵。最后,林君升官至江南提督,是清雍正、乾隆两朝的高级武将。
虽然林君升官运亨通,年少时却很落魄。林君升早年父母双亡,年少时家贫。他曾寄居在大帽山的三太子庙。当时,附近后炉村一户郑姓富裕人家的小姐见他人穷志不短,暗中资助衣食,最终结为眷属。其后裔林喷花说,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林家后裔仍会到村里祖庙拜拜林君升。
体恤民情清代勘台第一人
据传,1721年(康熙六十年),林君升奉命勘察台湾地形。当时,清王朝对于台湾的地理、风物、民俗知道得并不详尽,甚至有些方面近乎空白。林君升进入台湾后,不仅多方面勘察地形以布局海防、城池、关隘,还深入府县了解民情,涉足山川,广查物产分布。林君升几乎走遍整个台湾岛,给朝廷提供了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据文史专家考证认为,林君升是清王朝勘台地形的第一人。
后来,担任台湾总兵时,林君升体恤百姓疾苦,受到台湾民众的爱戴。1741年(乾隆六年),林君升提镇金门。当年正好赶上金门闹灾荒,朝廷给予的赈赊物资十分有限,林君升多方筹措,最终让许多民众安然度过灾荒。
贤德忠良精神供后代传习
“大人祖”是林家后裔对林君升的尊称。林氏后裔林良全介绍,林君升曾为井头林氏亲作《百字世派歌》,作为族系字辈,也称“字芸”。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先生说,世派歌虽说是用于后世字辈排行,但大多有一定内涵,有的期望太平盛世,有的歌颂祖德,有的鼓励上进。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卢志明介绍,部分家族的“字芸”本身就具有家风家训的涵义。
“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每人手里都有一本讲述林君升故事的图文册子。”今年25岁的林惠敏告诉记者。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1-04省委、市委文明办领导来仙慰问道德模范
- 2017-01-04厦门创新“O2O”宣传模式 掀起文明创建提升热潮
- 2017-01-04福州市仓山区开展"有福之州·文明同行"主题系列活动
- 2017-01-04生态文明全域提升的“尤溪探索”
- 2017-01-03文明志愿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 2017-01-03让“以奖促管”为文明出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