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知府李拔 两郡争守传佳话
福州乌山上李拔题刻的望耕台
东南网1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启西)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一天,福宁(今霞浦)知府李拔转迁福州,当地百姓拦轿不让他走,要求继续留任,而福州百姓争着抢官,一时传出“两郡争守”的佳话,福宁百姓还立“去思碑”来纪其德政。清代福宁、福州两地历任知府130多位,为何百姓只争李拔呢?
李拔(1713年-1775年),字清翘,号峨峰,四川省犍为县玉津人。年幼时家道中落,炊烟常断,父母仍督促其读书不辍。乾隆九年(1744年),31岁的李拔乡试中举,开始宦海生涯,历任湖北长阳、钟祥、江夏等地知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李拔中进士,就地升任湖北衡州、永川、岳阳、汉阳府同知,后擢升宜昌知府。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月,转迁福宁知府。时福宁刚由州升府,民生凋敝,诸多政务待举。鉴于福宁人多粮少,山地多水田少,耕种传统粮食作物收效甚微,李拔因地制宜,提出试种玉米,取得成效后全府广植,百姓称之为“李公麦”。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天,李拔通告纂修《福宁府志》。调任福州知府后,又把《福宁府志》书稿带到福州,历时一年不断笔耕得以修成,不久还纂修了《福州府志·艺文志》。由于勤于政务、卓有成效,曾五次得到乾隆皇帝召见。乾隆四十年(1775年),62岁的李拔因积劳过度溘然长逝于湖北分巡上荆州南道任上。其墓碑对联“泽傅东南深得民情爱戴,学富濂洛直探道统渊源”,足以概括其一生。作为封建时代的四品官员,李拔辞世后竟然没有故居、没有像样的墓地,留下的唯有他正直清廉的品格和族谱中“教家”“训子”“立志”“励业”四篇家训。
责任编辑:康金山 |
相关新闻
- 2017-01-03文明志愿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 2017-01-03让“以奖促管”为文明出行助力
- 2017-01-03共建志愿名城 共筑文明底色
- 2017-01-01陈锦民:不忘初心志愿奉献弘扬文明
- 2016-12-30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汇聚漳州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