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错配下的公益忧虑
95后女孩杨瑞是小灯火项目发起人之一。从学生时代开始,她便热心公益。但几年的志愿者经历,让杨瑞产生了困惑。“一说到做公益,大家都往福利院跑,逢年过节,志愿者比老人还要多。社会上还有大量需要帮扶的对象,无人问津,我们也难以掌握他们的信息。”杨瑞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公益资源错配。
对此,杨瑞的合伙人谢奇龙感同身受。2015年,长期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他,开始投身公益事业。谢奇龙表示:“社会上活跃着大量小型公益团体,他们虽有热情,但实力有限,能提供的服务单一,在进行公益帮扶时往往力不从心,难以为继。”不久前,谢奇龙团队曾赴南靖县南坑镇葛竹村和平和县秀峰乡秀峰村,为当地贫困户送温暖,两场活动下来,志愿者们感到有点吃不消。
当前的公益忧虑,还表现为信任危机。“一系列公益失信事件产生了恶性循环,许多人担心上当受骗。”谢奇龙说,信任危机不仅体现在传统公益中,同时蔓延到时兴的“互联网公益”领域。譬如,时下流行的在线公益众筹平台,便出现了募捐信息造假、资金流向不明等问题。信任危机,进一步阻碍公益资源的有效配置。
面对眼下的公益忧虑,谢奇龙团队决定成立一个新型公益平台。该平台旨在为公益资源整合、草根公益力量协同参与、供需双方有效匹配以及建立互信关系等方面,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定位于城市公益自媒体的小灯火平台应运而生。让公益灯火照亮更多的人,是其命名的初衷。
整合资源建立撮合机制
整合公益资源,是小灯火首先要做的事情。“在需求端,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帮扶信息数据库,想要参加公益活动的人士,通过平台便能找到帮扶对象或者相应的公益活动。”杨瑞说,平台上线三个多月来,已发布了多个需求信息。24岁的南京人王宇明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众筹治疗费用;57岁的芗城人黄玲多病缠身,再遇车祸致膝盖粉碎性骨折,家境贫寒无力负担高昂的医药费……
在供应端,谢奇龙希望聚合分散的公益力量,实现协同合作。最近,他正忙着走访各个社区与公益机构,打算将其纳入小灯火平台。“公益是一项专业的事业,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心理辅导、社工支持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有的放矢地为帮扶对象提供细分服务。”谢奇龙说。
整合了公益资源,小灯火平台要做的,是实现供需双方精确匹配。谢奇龙将撮合型经济、P2P等概念引入小灯火平台。他如此描述“撮合型公益”的实现场景:“一个需要长期帮扶的孩子,其需求信息将被发布在平台首页,爱心人士进行认领,并根据其需求进行线上线下帮扶。认领者若中途退出帮扶计划,孩子的需求信息将再次出现在首页,等待下一个认领者。”
在供需对接过程中,建立互信关系是前提。小灯火引入了严格的审核、风险评估与披露机制。“为了确保需求信息的真实性,我们的团队逐一走访,通过实地调查,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医疗机构等了解情况,索取凭证,并将其发布在平台上。”谢奇龙说,未来,小灯火的服务范围若进一步扩大,将面向各地征集志愿者,由他们协助完成事前审核环节。此外,工作人员还将对爱心资金的流向与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披露。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1-03共建志愿名城 共筑文明底色
- 2017-01-01陈锦民:不忘初心志愿奉献弘扬文明
- 2016-12-30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汇聚漳州发展力量
- 2016-12-30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汇聚漳州发展力量
- 2016-12-30大田县:全力打造“五大文化墙”秀出乡村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