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印象 > 正文
风情渔乡写意鉴江
http://wmf.fjsen.com 2016-12-22 09:07:01 洪映 刘其燚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石头上的渔村——井水村

  白鹭翩跹

  渔排棋布

  海滨湿地

东南网12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洪映刘其燚文/图)青山环抱、碧水东流,这个地处“山沟沟的海边边”的国家级生态乡镇,正全力挖掘古镇文化,打造特色海滨风情小镇。

总占地1.2万亩,项目一期投资50亿元,为福州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华东地区海洋经济的样板模式——这就是日前刚开工的福州鉴江海洋生物产业园,落地于国家级生态乡镇罗源县鉴江镇。

鉴江位于福建东北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口,与全国五大黄瓜鱼产地之一的官井洋相连,其海岸线绵延26公里,风光无限。然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是一直以来人们对鉴江欲迎还拒的根源。而随着228国道的贯通在即,沿风光无限的滨海大道,30多分钟车程即到罗源城关,2.4公里隧道直达宁德。如今,正全力打造“海洋渔业风情小镇”的鉴江,终于可以尽情展露她纯美的容颜,把原汁原味的渔乡古城,描成画、吟成诗、唱成歌。

如画湿地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省级生态村东湾村。走在蜿蜒高起的海堤上,满眼湿地风光,美如画卷:坝下的芦苇丛一人多高、绵延成片,白色的苇花在风中起伏如浪;与芦苇隔水呼应的红树林,则长在泥泞的滩涂中,密密层层、郁郁葱葱。不时有白鹭从芦苇丛飞掠而出,在蓝天划一道弧,又往红树林里嬉戏捕鱼去了。

罗源县林业站站长兰峰介绍,为了保护这几百亩天然湿地资源,他们煞费苦心:“鉴江的红树林属于‘秋茄’这一树种,上半年我们特别邀请舟山市的湿地保护专家作技术指导,在这一带试种了100多亩秋茄,希望能与原有的红树林融为一体,成为鉴江镇的生态胜景。”此外,今年县林业站还在鉴江的沿海基干林带封山育林近万亩,修复补植林木2000多亩,施肥追肥1500亩,力争蕴蓄更广袤的“绿”,与海上的“蓝”相得益彰,共写一部鉴江版的“山海经”。

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里,自然是东湾村民的写意生活。历经200多年风雨的古桥悠悠横于河面,与清凌凌的东湾溪相依相伴。溪水淙淙流淌,清澈见底,令人忍不住想掬一捧。喧哗的水声中夹着嬉笑声,那是溪边浣衣的村妇们在互相打趣,孩子们在戏水、追赶。

东湾村作为省级生态村,除了有先天的优势,更少不了村民的付出。全县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和青草兔散养基地,就是东湾人一手开创的田园盛况;有机菜、青草兔和驰名县内的东湾毛蟹、牡蛎等风味美食,将使“风情小镇”更加令人流连;新建生态污水处理池两个,铺设雨污分离管道1240米,不少村民主动投工投劳;村里新增1105平方米绿化面积,整治河道3200平方米,村民们也自发拆除屋旁的临时搭建,力求每一角落都不辜负“风情小镇”的美誉。

诗意石村

井水村是我们造访鉴江的第二站,它是福建省十大魅力乡村之一,也是福建旅游特色村。这里的井水风景区被誉为“火山岩下、东海岸边的绿色海上田园”,森林覆盖率72%,绿化覆盖率达95%。

从景点“一线天”那十多米高的狭缝中钻出,一望无际的海面如同一块蓝色巨幕豁然闯进视野。海上渔排棋布,养殖工人们正挑着鱼

食喂给笼箱里的鲍鱼。这格局平整的渔排方阵,不就是养殖户耕种的“梦田”,平仄和谐的律诗绝句?

向导林长春是84岁的老鉴江,他说:“井水村民生在海边,在石头上安家、耕种,过着最单纯安逸的生活。”

放眼井水村,果然仿佛从石头山里长出来一般。两块大石接缝处砌起四面墙,留出门和窗,就是一个家。从高起的石头底部凿出台阶形状,就是去往高处的阶梯。平坦的大石头是村民天然的晾晒场地,衣褥,鱼干、菜干全都在阳光下惬意地飘着、躺着。挑来泥土倒在开阔处,播下菜籽,就有了石头上的菜园……

井水村对原生态的诠释,不需要大刀阔斧,完全取法自然。更奇特的是,树木从石缝中探头、拔节、繁茂,不知养分何来,却自顾昂扬。“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的诗句,大概是来到井水的游客最惬意的姿态。

“我们将在井水村发展休闲民宿,以满足人们对‘石头村’的好奇。”鉴江镇党委副书记姚仕旺说,镇上对“风情小镇”的规划可谓因村制宜——古郁村将开辟海上牧场,圣塘村则作为捕捞体验区,而共同的“焕颜”宗旨是坚持原生态、海滨味。

欢歌“井”“田”

我们想看看井水村的“井”。林长春笑了:“井水村没有‘井’,只有‘田’。”

原来,由于鉴江辖区内多为石头山,涵养水分不易,井水村竟是因渴望井水而得名。

据说鉴江先民饮水要到深山里挑山泉,直到明嘉靖年间,镇上有位大户发现泉眼、出资凿井,才造福了乡里。

在镇上,我们见到了这口曾滋养着鉴江7000多人口的500年老井。如今虽然通了自来水,可每到缺水时节,这口井依然是鉴江人的生活依赖。井水清澈可鉴,走到井边即有一缕清凉拂面而来。井旁立有思源亭和碑文,提醒人们饮水思源、节水爱乡。亭边砌起水泥护栏,环抱这一方清澈。护栏之外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为了让打水之路更有生活气息,鉴江人在道路两侧种满稻子,从春到秋,稻田由嫩绿转金黄,人们打水的脚步始终轻盈愉悦。

说完鉴江的“水”,林长春接着说起“田”:“鉴江出名的不是庄稼田,而是盐田。鉴江先民制盐养家始于宋代,这里曾是闻名遐迩的福建十大盐场之一。”

面积3000亩的鉴江盐田旧址,原是拥有230多名工人的大盐厂,于十多年前被关停。

令人欢欣鼓舞的是,旧盐田又将成为鉴江再次声名鹊起的根据地:福州鉴江海洋生物产业园项目以旧盐场为一期建设点,建成集育苗、养殖、加工、商贸、海洋总部经济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生物基地,是“海上福州”的重要一环,将为鉴江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机遇。目前已完成工程取土点选址及海面清表。海上养殖户们主动为项目清出水上航道,转移到镇上规划的区域进行养殖。

“我们因海而生,也要缘海而兴。”鉴江镇长辛捷说,极具渔乡特色的鉴江,正做足生态旅游文章。随着滨海大通道的逐日贯通,以及海洋生物产业园的项目推进和“海洋渔业风情小镇”的全力酝酿,一个清新、热情的鉴江,即将弄潮而起、逐浪而歌。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12-22宁化4000名志愿者助力文明创建
  • 2016-12-22石狮市创新城市交通管理方式——
    “以奖促管”,让文明出行成风
  • 2016-12-22“以奖促管”,让文明出行成风
  • 2016-12-21安溪: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志愿者一直在行动
  • 2016-12-21安溪: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志愿者一直在行动
  • 2016-12-21“有福之州 文明同行”系列活动启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