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模范主题微电影 无私母爱 首先是与会人员一同观看由泉州市委文明办、晋江市委文明办、东南网联合出品的道德模范主题微电影——《后爱》。这部微电影故事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奖者、美丽晋江人罗永秀为原型。罗永秀,祖籍贵州,1998年到晋江打工,经人介绍嫁到当地一户人家。当时丈夫与前妻已生育了两个孩子,面对不是亲生的继子,罗永秀却视如己出,精心照料。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大儿子变成植物人,虽然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但罗永秀用善良、包容、勤劳、乐观的心坚守在继子身旁,不离不弃。 母爱,是我们人类歌颂的永恒主题。从“孟母三迁”典故到孟郊《游子吟》的诗篇,从“咽苦吐甘”的哺育之恩到“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之情,从我们咿呀学语到读书上学,从步入社会到成家立业,从结婚生子到步入中年,这无时无刻沐浴着我们的母爱,深深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 随后,道德讲堂总堂特邀讲师、市公路局直属分局阮昭群同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好人365”上榜人物林大康的感人故事。林大康27年来安岗敬业,深受游客喜爱,在奋不顾身救乘客自己落下残疾后,依然坚守岗位的感人故事。林大康的模范事迹诠释了“人无德不立,业无道不兴”的深刻哲理,让现场听众深受教育与启迪。 听一个故事 百善孝为先 道德讲堂是一个“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平台,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所以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泉州心怡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福建省妇联家教讲师团骨干讲师、泉州市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协会顾问、华侨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李锦堂老师为大家带了一堂以《孝老爱亲,从心做起》的主题的讲座。李锦堂讲述道,孝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古往今来很多人认为能够赡养父母,让父母免受饥寒之苦即是尽孝。针对这种想法,孔子曾经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道要求的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更注重子女对父母的关爱。 在最后的点评环节中,与会人员通过与讲师互动,分享了自己的道德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向身边人传播好人好事,存善心、扬美德,将学习收获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悉,泉州非常重视道德讲堂的组织、实施与推广、普及工作,注重以道德讲堂总堂来示范、带动全市文明单位开展分堂工作,截止目前已实现道德讲堂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的全覆盖。今年来,泉州道德讲堂总堂活动广泛传播传统美德,深入推动道德实践,构建全市崇德向善的社会道德的浓厚氛围。(本网记者薛逸群 通讯员 吴梅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