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公民> 陋习曝光 > 正文
福州西湖万菊争艳 有游客为自拍踩绿地
http://wmf.fjsen.com 2016-11-11 09:02:4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为拍照,踩进花丛,毁坏草坪

脚踩绿草手压鲜花,这个姿势美吗?

脚踩绿草手压鲜花,这个姿势美吗?

东南网11月1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石磊磊/文 毛朝青/图)福州西湖菊展前日开幕,2万多盆菊花迎八方宾客。让人惋惜的是,短短两天时间,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就让不少菊花受伤、草坪毁坏。除了采摘鲜花、践踏绿地,甚至还有游客偷花。西湖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超过4万人入园赏花,希望广大游客文明赏花,让菊展的观赏效果维持到本月28日。

为一张自拍照 踩坏一片绿地

昨日上午9时许,海都记者在西湖公园走访时,看到很多不文明行为。

比如,西湖公园柳堤两侧,摆着不少欧美菊,一些游客自拍时,直接伸手拽菊花。个别游客不注意,直接将花折断。此外,有的游客为给菊花拍特写,直接伸脚踩入草坪。很多草坪因此被毁坏。在开化屿半野轩,记者看到,个别游客为了一张自拍照,直接踩入封闭景区,在菊花丛中肆意践踏。

园方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天还发现一些展区的菊花缺失,怀疑是游客直接将花搬回家。

公园管理方:后期不会补花望游客珍惜

今年,西湖菊展共展出2万盆菊花,目前所有菊花已入场。园方表示,菊花最佳观赏期约1周,后期不会补充,希望广大游客爱护。

西湖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办菊花展,花费资金70万元左右,比去年少。为保证效果,园方进行了旧物利用,比如,一些展架是去年菊展或国庆多肉展时用的。

相关负责人说,“这两天降雨,影响了菊花花期,我们准备了遮雨设备,保护品种菊花;目前,草坪有多处受损,还出现了大盆菊花丢失的情况。我们已经让安保人员加强劝导,也希望游客能够文明游览。”

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根据《福州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偷盗、损坏树木花草,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可责令游客立即停止损害行为、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并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律师说法

曝光市民陋行不违法

依据宪法和法律,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权利,也是媒体的法定职责。公民如果在公共场所实施了某行为,被媒体出于公益目的而报道,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或肖像权。

福建省中天成律师事务所陈冰剑律师说,在司法实践中,媒体曝光公民陋行,刊发公民照片,有两个免责抗辩事由:一是这些行为发生在公共场合,二是媒体曝光出于公益目的。

□征集令

西湖菊展期间,海都邀您“随手拍”游客不文明行为;照片或视频可发至海都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一经采用,最高奖200元。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11-10东山县: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深化文明家庭创建
  • 2016-11-10三明大田县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你和他”活动
  • 2016-11-09福清市全力以赴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
  • 2016-11-09泉州市委副书记陈奕辉对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