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再传弟子
宋慈于1186年出生在建阳,自幼拜同乡吴稚为师。吴稚是朱熹的高足,宋慈成了朱熹的再传弟子。宋慈20岁赴杭州,拜主持南宋最高学府太学的闽北老乡真德秀为师。真德秀以朱熹为宗,其格言“律己以严、抚民以仁、存心为公、临时以勤”对宋慈产生了终身影响。真德秀“去华务实”和朱熹“穷究真理”的理念,为宋慈日后的成功铺垫了思想基石。
“宋慈在《洗冤集录》中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这与儒学哲理化推动形成科学体系有关。”黄瑞亭说,朱子理学是宋慈《洗冤集录》产生的文化基础。福建于五代末年逐渐开化为“文儒之乡”。到了宋代,特别是朱子理学的出现,福建文化大有凌驾中州之势。南宋理学注重哲学思辨,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
宋代已建立严密的法典,当时的律令对于法医检验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刑官制度是在宋初的宋太宗、宋真宗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鉴于五代时期武将专权之弊,宋初强调重用文人以儒学治国,而在刑狱方面,则遵奉儒家的宽刑方针。
朱熹用40年时间在福建编注《四书》,晚年定居建阳,在考亭书院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形成了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朱子理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完成了对儒家文化的消化与吸收,使中华文化在哲学、道德、价值观层面有所提升,并使儒家思想进一步法律化,大大完善了中华传统法系。
丰富的校书经历
宋慈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的先祖宋咸是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进士,历官邵武军、广西漕运等职,曾为《周易》《扬子法言》作注。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宋咸在建阳洛田里创建霄峰精舍,“欲于此积书充栋,图为讲道开来之计”。宋慈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于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考中进士,时年31岁。
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使得大量中原移民进入福建,中原文化随之带入福建。南宋中央政权移至福建邻省浙江的临安,此时闽北群英荟萃,出现了婉约派词人柳永、抗金英雄李纲、文学理论家严羽、历史学家袁枢、理学大师游酢、西昆体诗歌大师杨亿……南宋时期,建阳是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素有“图书之府”美誉,麻沙版书籍风行全国,远及日本、朝鲜。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加之印刷业的发达,成了《洗冤集录》出版的有利地理条件。”黄瑞亭说,宋慈年轻时就有校勘书籍的经历,校勘过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修撰过地方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宋慈知常州军州事,曾参与重修《毗陵志》。这些经验对他日后检验材料收集、整理、编撰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1-07丰泽区举办菊花文化节不忘倡导文明旅游
- 2016-11-07三元区举办传唱“优秀童谣 为文明点赞”展演活动
- 2016-11-07鲤城区开元街道开展文明餐桌宣传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