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原创评论 > 正文
文明·修养
http://wmf.fjsen.com 2016-11-07 09:48:59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提到“文明”,大家可能会与学历、文凭、学位等联在一起,其实这些东西不一定不代表文明。文明是一个人心灵上的美德,是行动上的优雅和礼貌,是文化素养的沉淀和积累;而修养是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它来源于接受文化的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修养高的人其表现就应该体现出文明,修养欠缺的人,他就不可能有文明言谈举止。

提高文明和修养,思想意识是第一位的,良好修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精力和人员。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了,却浑然不觉地陷入精神上的窘境,国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还无法做到“比翼双飞”。

马丁·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经济发展水平固然重要,但这个社会的每个公民的修养如何,才是真正检阅社会进步的“试金石”。而要推进全民素质的提升,文明风气的养成,是需要多方面的社会合力,不是光靠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发乎内、显于外的过程,仰赖每个人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点滴践行。在这一点上,人人可有作为,人人也能作为。

其实,文明和修养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孩子让座,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能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酒后驾车等等,只要我们认识到、注意到,都可以做得到。并且从这些点滴的努力中,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升华自我,涵养文明气质,我们国家也一定能实现从物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的飞跃。

总而言之,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文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的、自觉的去学习、去遵守、去维护,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涵江区委文明办 陈志平)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11-07漳州东山县推行“八不”行为规范 树立文明东山新形象
  • 2016-11-07302户家庭成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候选家庭
  • 2016-11-07文明,彰显厦门力量的精神底色
  • 2016-11-04泉港区以“四抓”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11-04泉港区以“四抓”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11-04丰泽区创文明城注重整治“难巩固易反弹”问题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