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案雕刻,一刀一划,尽显功夫。
64岁的泉港老人庄顺华,是漆刻画传统工艺传承人。而最早与这门手艺结缘,是在年少的13岁那年。
守艺40多年,如今,庄顺华希望这门技艺能传承下去
40多个春秋,他用自制的刻刀,刻画出了一件件作品。4年前,他的磨漆刻画坊,被泉州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港区展示点;最近,他的作品“秋之图”还入围了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中华工艺精品奖,下月3日,他将携作品到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展出。
漆刻画工艺繁琐,但庄顺华说,最重要的是耐心,需要静下心来做,“功夫功夫,只有用功了,才能有成就。”
庄顺华的漆画作品
要学漆刻画 得先自学画画
13岁那年,小学毕业后的庄顺华没能继续读书,于是就在离家不远的盐场打工,直到23岁,他开始师承镇上的一位老师傅。
最初给这位师傅当学徒,庄顺华是为讨生活。师傅当时主要是给人做家具,这些家具通常都是精雕细刻,还要上漆、刻漆画,其中做得最多的就是眠床。
学徒主要是干刷大漆的活,这也是基本功,此外,还得学如何煮漆、给漆配料以及给漆配色等。“刚开始经常会漆过敏,皮肤发痒,特别是手和耳朵又红又肿!”庄顺华说,这时候他们就在开水里放一些盐,然后把手放进去烫。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漆过敏才不会那么严重。
学会漆刻画,学徒必须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都是平时看师傅在雕刻,然后自己私底下再练习,“但并不是在漆上练习的,成本太高!”庄顺华当时只能用铅笔在木板上练习画画,只要看到漂亮的图案,就会画下来。
至少3年学习后,学徒们的基本功也练到家了,美术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才会拿起刻刀在漆上刻画。
小小刻刀下却是肖像栩栩
工序繁琐 最快要半月完成
3年学徒生涯结束后,师傅将庄顺华留在身边,把一些技艺亲传给了他,接的活基本也都交给庄顺华打理。又过了2年,庄顺华才真正出师。出师后,庄顺华常常要投入一整天刻画,他说,一般一张眠床有7个肚(眠床构件),每个上面都刻有各种图案,以他那时的状态,2天就可以完成。
不做眠床后,庄顺华决定将漆刻画做出工艺品。刻画技艺除了要长久磨炼外,整道工序更是非常繁琐。刻画之前,要先挑好木板并将其裱布,接下来用漆跟石膏粉在布上面批上四五道,直到布看不到,之后漆上2道推光漆,待干了之后就可以开始刻画了,“受先要用刀尖进行开线(画轮廓)。”庄顺华说,开线之后便是跳刀了,用刻刀的前端将开好线的轮廓的一些漆面切掉,让画凸显立体感。
“刻完后要再检查一番,该修复的就要修复。”而这之后就是填色了,填上3遍颜色,每一遍都要水磨一遍,3遍之后便是用头发加上抛光粉在漆画上打磨,最后再用手掌配推光粉推到漆画一直光亮为止,这样一幅漆刻画才能完成,“最快的一幅至少要半个月。”
他的作品都具有闽南特色,内容多是喜庆风格,有人物,当然还有山有水有花鸟。而他用的漆也有特色,煮大漆的时候配上独特的药,使得漆能尽量的黑,而且时间长还不褪色。
传承忧思 盼漆刻画后继有人
早在20年前,庄顺华就有一个想法,刻出100块漆刻画,然后办一场展出。可是,岁月不饶人,他在创作上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老花越来越严重,又患上了肩椎炎,每天只能工作2个小时,再加上各种原因,这个想法只能搁浅。
他也曾想放弃,但不敢把这门技艺真正放下,“怕放下就生疏了,也怕它失传了!”5年前,有一位卖古董的商人想全买下庄顺华的漆刻画,但最终被拒绝了。
庄顺华的坚守也得到了回报,4年前,泉州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他的磨漆刻画坊,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港区展示点,他的作品“秋之图”还入围了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中华工艺精品奖。
这些年来,他也陆续收了10几个徒弟,但因为经济效益低,又繁琐,很多都放弃了,最终还从事漆刻画的也不过五六个。好在他现在有2个徒弟想重点培养,希望他们能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记者林永清 黄谨 通讯员 林弘梫 文/图)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1-01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 2016-10-31福州仓山开展“推行‘八不’行为规范 做文明公民”活动
- 2016-10-31涵江区:拒绝“黄赌毒” 创建文明城
- 2016-10-31明溪县“为文明点赞”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讲走进国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