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年轻人成表演生力军
虽然秉持着传承非遗这项不小的使命,但“非遗120”并不能给成员们提供优渥的待遇或者崇高的地位:一是没有高额经费和企业赞助,艺人们完全凭着一腔热情参与演出;二是组织颇为松散,所以无法为艺人们提供商业演出的机会。可即便如此,非遗传播艺术团不仅在老艺人的鼎力支持下坚持下来,还吸引了8位年轻新成员的加入。“这背后有秘诀。”陈荣振笑呵呵说。
“秘诀”其实是从今年3月举办的“2016寻找传承人——非遗公益性培训班”。这是仙游县非遗项目首次面向社会开班授课,由老艺人免费教学,报名的火爆程度超出想象:将近300人填写了报名表,最后趁着周末时间来上课的超过150人,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还有部分高中学生。陈秀琼是莆田学院附属实验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她一口气报名学习了经文四句赞、游洋山歌等5个非遗项目,把周末时间都花在了学习“非遗”上,“我对这些传统艺术感兴趣,想多接触一些,加上自己是音乐老师,学起来也有优势,乐在其中”。
年轻学员们这份刻苦的劲头,让从未登上过讲台的老艺人们惊叹不已。今年80岁的谢亚榆是诗歌吟诵小组的老师,他整个春天有两个多月在指导学员诗歌吟诵,“我年纪大了,几年没有演出,也从来没有收过徒弟,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学生,而且学得很认真,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排练,风雨无阻,我很感动”。和谢亚榆一样,很多授课的老艺人都焕发着青春的激情,拿出看家本领教给培训班的学员们。
教的尽心、学的努力,短短几个月时间就颇有成绩,并且在6月份举办的仙游县抢救濒危非遗文艺晚会上得到了充分检验。晚会一共有8个节目,与以往展演时全部由老艺人、传承人担纲演出不同,有一半节目是新老混搭演出,而且十分出彩。以学员陈秀琼为例,在《古邑山歌表演唱》节目中,她和65岁的老艺人谢新位、62岁的官群仙搭配演出,老艺人用树叶当乐器,她赤脚、戴草帽、穿农妇衣服,三人配合默契,有唱有和,赢得满堂掌声。
看到“新鲜血液”对非遗的热情,陈荣振十分欣喜,马上选出了8位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播艺术团,让新老搭配成为非遗表演的重要创新形式。如今,这些年轻的新成员在“非遗120”中虽然数量偏少,却渐渐成为非遗表演和传播的生力军。“这次晚会之后,我又参加了两次非遗演出,分别是6月的全市非遗日表演和8月的仙游县纪念唐伯虎九鲤湖祈梦520周年文艺演出。”陈秀琼说,三个月之内连演三场,观众都给予了好评,让自己对非遗的热爱更深了。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0-21文明福清
- 2016-10-21荔城区召开“大手拉小手 文明一起走” 创城工作推进会
- 2016-10-21永安市持续改善市容市貌 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2016-10-21厦门文明创建暗访团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