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滋养红土地
闽西人,已将这份珍贵的长征精神放在了灵魂深处。
27岁的长汀县南山镇文化馆工作人员赖富家选择在中复村红军旧址做一名义务解说员,讲着家乡那“千遍万遍也不厌倦”的红军长征故事。
赖富家指着一条古街告诉记者,这条街曾为红军提供了大批物资,因此被称为“红军街”。沿街漫步,依稀可见一些木屋上贴有“裁缝工会旧址”“消费合作社旧址”等木牌。
当战争的硝烟远去,曾经的红军街,如今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和大物流时代,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街”。充满红色气息的红军街上,成排的淘宝店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大江南北。
“我们还将发展农村电商和扶贫相结合,带动当地农民一起致富奔小康。”长汀县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曾驻中复村第一村书记钟彬彬告诉记者,比如土特产姜,电商无偿提供姜种、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由贫困户种植,再由电商订购回来,价格超出市场价10%以上。
闽西人,已将长征精神化成了一种格外的自觉。
“我骄傲,我是红军的后代。”林海鑫从厦门集美体校毕业后,选择建筑行业,生意越做越好。
“听着长征故事长大,事业有成后更是热心传播红色文化。”林海鑫说,“家乡有这样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我们创业路上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恒标于5年前选择回到家乡宁化创业,他自称为“事业扶贫”。他说,祖辈曾经有很多人参加过红军,这种精神一直伴随着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聚集资金、掌握技术之后,黄恒标希望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脱困。“未来公司可以招三千人以上,每人平均一年工资5万元,”黄恒标说,员工在家乡就业,不仅可以赚到钱、学到技术,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回家乡发展事业。
闽西人,开启了脱贫致富的新长征。
距离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不远处,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傍人家,稻田翠绿频“点头”,这就是宁化县石壁镇杨边村。两年前,这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还是“房屋低矮杂乱、河塘沟渠污水熏人”的模样。
“省里十分重视革命老区的发展,是党的好政策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驻村第一书记林常永说,向省里筹集了3000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有了今天的新“杨边”。
记者看到,村里建起了现代农业观光园,开展土地入股分红,村民当起了村里观光项目的股东,生态农业致富的同时,更让村庄成为了“景区”。
“尽管这段闽西长征历史少为人知,但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了闽西儿女的血液里。”钟健英说,福建正在进行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让这段历史为全国人民所知晓、所熟知,补上红军长征历史上的这个重要篇章。
(载10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闽西上杭的“古田会议旧址”(9月12日摄)。古田会议纪念馆里,上万件馆藏文物“无声却有力”,静默中,带着人们回到昔日那段峥嵘岁月:“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新华社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0-21文明福清
- 2016-10-21荔城区召开“大手拉小手 文明一起走” 创城工作推进会
- 2016-10-21永安市持续改善市容市貌 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2016-10-21厦门文明创建暗访团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