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http://wmf.fjsen.com 2016-10-13 08:47:16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以制度和法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主持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一些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有关。因此,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其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常纪文:“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它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目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关键要靠制度、靠法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推进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实行省以下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巩固属地的环境监管责任制度,形成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监管、上级部门监察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监察新模式。二是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在一些领域开展近零碳排放的示范;通过“多规合一”等措施,推进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推行节能量、排污权和水权交易,搞活环境治理市场;推进自然资源产权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投资和保护,盘活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三是在加强环境保护监管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改革,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和环境金融相结合,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向集约化和连锁化方向发展,为城乡环境保护提供优质低价服务,为全面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奠定基础。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推行中央和省级层面的环境保护督察,开展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和干部环境保护审计,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促使地方党委和政府切实负起责任。

王晓光:习近平同志提出,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这“两个最严”,充分表达了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决态度,也牢牢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这就要求我们向体制机制创新要动力、要保障,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得。为把“两个最严”落到实处,遵义市在源头上严防,划定红线,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逐步构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过程中严管,实施严格的水、大气质量管理监测和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实现能耗动态监控;在后果上严惩,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零容忍”,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法治思维为建设美好家园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史大平:“两个最严”的提法切中要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遏制住“恶性循环”的态势,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要求。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只有实现二者协调联动,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好驾、护好航。实行“两个最严”,关键在狠抓落实。这需要我们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生态文明的要求贯穿到社会生产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落实到社会各方面;二是进一步完善地方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做到用标准、法规规范企业生产和管理部门执法行为;三是进一步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我们一定要坚持知行合一,以高度责任意识切实贯彻“两个最严”,使制度和法治真正成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不二法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10-12福清市举行推行“八不”行为规范 做文明公民活动启动仪式
  • 2016-10-12文明引导让志愿精神“活灵活现”
  • 2016-10-12文明要不得从众心理
  • 2016-10-12建阳召开“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推进会 助推农村文明建设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