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 地方亮点 > 正文
漳州长泰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http://wmf.fjsen.com 2016-10-12 10:47:04 来源:漳州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三、强化道德实践,提升农民素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强化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建设,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广泛开展培育、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征集评选、展示推广等环节,引导家家户户承家训、传家风,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把培育、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与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十佳孝子媳等活动结合起来,弘扬家庭文明新风。深入开展“邻里守望、情暖长泰”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努力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并依靠“四会”,强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能力,对各种陈规陋习进行规劝、制止。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织“五个一”道德模范系列宣传:即举行一场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编印一本《道德模范事迹汇编》,编印一本《道德模范邮票纪念册》,制作一组道德模范事迹展板,组织一轮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及文艺宣传,先后组织了19场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艺下乡演出。

四、强化阵地建设,培育品牌活动。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量力而为、逐步完善”的原则,把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摆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乡村学校少年宫、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文明乐园等基地正常运转,实现村、企业、单位、学校等文化设施的共享利用。全县各乡镇场均建有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文明乐园、乡村公园45个,村级宣传文化中心15个,文化中心户700个,农家书屋39个,56个村完成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基本配套了篮球场、门球场、排球场等设施,岩溪、枋洋、陈巷等3个乡镇建设了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村村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活动需要。同时,注重培育文化特色村,形成了“城关龙、溪东狮、京元球、珠坂戏、鹤亭木偶、金里书法、珠浦剪纸”等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先后策划举办了舞龙狮、龙舟赛等一系列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五、强化城乡共建,推进全域文明。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县直机关单位以及军警加盟城乡共建,采取单位挂钩共建、银村共建、村企共建、军警民共建等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社会风气突出问题的治理。县委确定每个县直单位挂钩联系一个行政村,明确责任和任务,把共建成效列入县直单位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和评价文明单位晋档升级的重要条件和依据,确保挂实钩、出实效。县文明委还确定城乡结合部、镇区所在行政村等重点村与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共建,突出文明乐园、村容整洁、社会事业等重点,并签订《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协议书》,文明共建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岩溪镇、武安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其它7个乡镇(场、区)都进入省级文明乡镇行列,52个行政村被评为文明村,文明村镇覆盖率占到73%。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开展农村社会风气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总要求,深入开展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计划生育、移风易俗、赡养老人、讲究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广场文化、节庆文化、家庭文化,不断拓展和丰富农村文化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同时要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制定符合时代特点的“乡规民约”,通过开展“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爱护环境、遵纪守法等良好乡风民俗,用文明意识来抵制歪风邪气,提升乡风文明。(长泰县委文明办)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10-11涵江区成立我省首支网络文明特约评论员队伍
  • 2016-10-11漳州华安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综述
  • 2016-10-11漳州华安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综述
  • 2016-10-11长乐推行“八不”行为规范、做文明公民活动启动
  • 2016-10-11长乐推行“八不”行为规范、做文明公民活动启动
  • 2016-10-11厦门市着力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