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畲家同胞
在穆阳镇区一座名为“橄榄头”(又名“赛边岗”)的小山包一侧,通过1997年以来的“造福工程”分批异地搬迁崛起了竹洲山新村,43户、210多人的竹洲山各自然村畲族群众早已落户安居于此。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蓝水金77岁的父亲蓝成德。
“记得小时候,因为房子都被烧了,一家人挤在临时搭建的草寮里,吃不饱也穿不暖。”蓝成德回忆说,山里的田块都很小,种的番薯只有小手指那么大时,就迫不及待地挖出来充饥。
1952年底,国家拨款为竹洲山畲族群众修建房屋,并派工作组进驻村里指导协调重建工作,让村民们倍感振奋。“建房的材料需要从穆云乡的咸福、蟾溪两个村靠人工搬运,仅一根柱子就要五个人抬运一天的时间,但大家的热情很高。”蓝成德说,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1953年春天的时候,全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竹洲山的百姓给予了极大的关怀,上世纪50年代重盖了民房,上世纪60年代修建了学校,上世纪70年代兴修了坝头桥,上世纪80年代拉上了电杆电线,上世纪90年代架设了闭路电视、修了机耕路并帮助散居这里的自然村实施了“造福工程”;进入新世纪,通往屏峰山的机耕路拓宽并浇上了水泥,在竹洲山造福新村建起了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的村委楼,去年投入105万元硬化了屏峰山至三塆叉门1公里的道路,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了“老区基点文化活动中心”……
可贵的是,竹洲山的老区人民始终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计划经济时期,年年超额完成粮食征购任务。那时候,蓝成德的父亲蓝木庆被群众亲切地称作“放心干部”。这位受伤三次死里逃生、房子被烧仍然坚持革命的畲家汉子,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历任蟾溪大队(当时的竹洲山为其所辖的生产队)大队长、咸福乡(公社)副乡长(副社长)、乡长(社长)。他在分管竹洲山基点村期间,不分白天黑夜、雨天雪天,奔走在分散的自然村中,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指导村里发展经济,还千方百计为修房的群众四处奔波选购木材砖瓦,尽量少花钱多办事,他个人分到的救济钱物,也常常转让给“五保户”和特殊困难户……
记者在采访中还听说这样一件事:几年前,钟日住的孙子钟曰兴居住在曲坑自然村,年过八旬了仍然在地里干农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在家里享清福,老人的回答很干脆:“自己能下地,干吗要靠政府?!”
如今,竹洲山所辖的7个自然村,基本上没有常住的村民,尤其是未通公路的村落更是人迹罕至。“竹洲山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很好,适合发展林下经济和旅游业,最大的困扰是交通问题。去年动工修建通往里面自然村的公路,村民们都很支持,没有人提出征地赔偿的要求。”蓝水金说。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27美好人生,文明相伴
- 2016-09-27你的文明行为就是最美风景
- 2016-09-27洛江区召开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
- 2016-09-27中央文明办联合全国妇联启动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 2016-09-27武平县委文明办召开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座谈会
- 2016-09-27武平县委文明办召开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