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并举谋发展
“竹山的收入一年有2万多元。”家住村口车盆坑的74岁老党员何才恩说道,9月1日,天未全亮,他就前往温岭关,对附近的竹林进行养护。
“中国有多少人口,坑口就有多少根毛竹。”老何介绍道,不知从何时起,因毛竹产量大而闻名的“明星村”,开始流传着这句话。毛竹是这里447户村民赖以生存的产业,6.5万亩的竹山面积,平均每户就有一百多亩。
但近年来毛竹价格连年走低,靠山吃山的何才恩有了“危机感”。村里的高山茶野茶远近闻名,他也和大家一样按照无公害标准科学管理茶园,茶叶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收入也得到增加。
“我们每年要从村民手中收购20多万斤的茶叶。”枞园印象是坑口的一家茶企,负责人张金华是土生土长的坑口人,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从军退伍后便回乡创业,办起了茶企。
这家茶企自有约300亩的茶山,每到收茶的时节,不仅要向村民收购茶青,还要雇上百位村民采摘茶叶。张金华说:“采摘一斤水仙茶一块多,老枞三块,有些老人一天都可以采摘一百多斤。加上买茶、焙茶等,一年支付给村民的工资就有300多万元。”看到企业能够为村民带来收益,他也感到万分欣慰,他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扩大企业,为村民增收。
“坑口目前有2000余亩茶山,茶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坑口下派村支书张凯说道,面对村民赖以生存的毛竹价格连年下滑,种植茶叶的收入又高于毛竹,村两委鼓励村民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茶产业,办起了茶叶合作社。刚刚组建起的“武坑茶叶合作社”,就有十多个村民入股。
“仅靠种植毛竹、茶叶还远远不够。”张凯说,坑口是省定革命老区基地村,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遗迹,又有青山绿水,应该抓住这里的特色发展旅游产业。在张凯的领导下,村两委多次研究坑口村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建设“宜居宜游,红绿结合”的发展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可以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甚至村里的优质毛竹也可以拥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张凯说,在他眼中,竹筒酒、竹筒饭、碗筷、草鞋等过去红军的生产生活用品都是用毛竹所制,若是能将毛竹转化为旅游产品,将赋予其更高的价值。
为发展旅游产业,坑口村已立项的项目投资规模超3000万元:计划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修缮省委旧址、修建红色纪念馆、开发红色旅游、武坑公路改建项目。目前,美丽乡村正在建设,纪念馆规划的设计已经初步完成,武坑公路改建也已动工……
东边不亮西边亮,毛竹降价也不慌。张凯表示,希望通过这条红色旅游路线,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21我省着力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机制
- 2016-09-20安溪县举行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倡导争当文明安溪人
- 2016-09-20三明市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为文明点赞
- 2016-09-20【文明网评】以身边的先进典型夯实价值观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