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日开始,一则谴责游园不文明行为的帖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陈志成”三个字被人以红色笔迹涂鸦的方式,涂在房山怪石山景区的十余处景观石上,众多网友谴责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并有奖征求此人涂鸦的线索。(据北京青年报)
事发后,景区工作人员对涂鸦笔迹进行了清理,但从照片看,处理过后虽然能将涂鸦字样遮盖住,但仍然留下红色的涂料,与风景石存在明显“色差”。毫无疑问,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当时大煞风景,也给景区生态留下麻烦的手尾。游客带有破坏性的涂鸦,表面上看受损的是景点,实际上受污的是文明。
游客任性破坏了文明旅游公约。到景区游玩,应当带着呵护的心态去观赏,而不是一边游玩一边破坏,这是基本常识。当事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显然已经破坏了文明旅游底线。实际上,文明旅游已经不停留在意识层面,早已成为一项社会公约。早在2006年10月02日,中央文明办联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其中包括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文物古迹等8项内容。游客应当自觉遵守相关约定,做一个有修养、有情怀的观赏者,用行动呵护景区的一草一木。
文明“受污”的另一因素,是在破坏行为发生时,旁人的“不知情”。报道称,“陈志成”前前后后涂鸦的景点总共有13块,单人涂鸦数量已经达惊人地步。仔细看来,风景石一般比较高,无论爬上去还是涂鸦,都需要时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过程竟然无人对之进行有效提醒、劝阻,让破坏行为得以持续。景区人来人往,涂鸦者“作业”时又显得那么“高调”,没人在场说不过去。从事后传出的图片看,当时起码有拍照者在场。对于不文明行为,旁人的冷漠实际上就是一种“默许”,让当事者更加肆无忌惮。景区一连13块风景石被涂鸦,实际上也凸显了现场人们公共意识的淡薄,以及呵护文明意识的不足。
在风景区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曾经被媒体大量曝光,社会舆论对此也同声批评。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有游客如此任性,在场人们也表现地如此麻木。这都无情地暴露了某些情况下文明的“脆弱”。克服这一弱点,人们不仅要把文明意识深埋心中,也要理直气壮地给不文明行为一句温馨提示,或者一声断喝,在社会上形成共护文明的良好氛围。
据北京媒体报道,目前当事人已向景区道歉,并于17日上午到景区对涂鸦过的景观石进行深度清理,同时表示其他景区的涂鸦自己也将一一清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样的改过行为值得肯定。这也提醒我们,无论什么场合,文明气象本就不应被“信手涂鸦”。(江梦得)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19建阳区“情暖中秋·文明关爱”系列活动 突出三关爱主题
- 2016-09-19梅列区开展“为文明点赞”系列中秋活动
- 2016-09-19福建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动员会召开
- 2016-09-18丰泽区召开深化创建文明城工作动员会
- 2016-09-18厦门全城动员推进灾后重建 诠释城市文明素养
- 2016-09-18厦门全城动员推进灾后重建 诠释城市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