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卢琴英,龙岩市永定区交通运输局财务股股长。孝。她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结婚二十多年来,卢琴英同志一直与公公婆婆一起吃住,老人家渐渐步入古稀之年,体弱多病,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特别是公公三年住院治疗,她总是跑上跑下陪着老人去做各项化验检查,喂饭按摩,这些劳累繁琐的日常护理工作总是亲力亲为,毫无怨言。早年虽然生活拮据,但逢年过节或者老人生日,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礼物、买衣物、买营养品,让老人觉得心里暖烘烘的。提起这个儿媳,两位老人总是逢人便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工作和成长的动力”
妻子是一所学校,既可以培养出优雅成功的男人,也可能催生出邋蹋失败的男人。有一段时间,丈夫的工作陷入低谷,她鼓励丈夫重拾信心,并毅然决然地支持丈夫自费远赴北京业务进修学习,一句“去吧,这个家有我呢!”让丈夫安心地踏上远赴北国的列车,而她,则背负起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的在家庭和单位这条直线上奔波、忙碌,所有的酸甜苦辣都一个人扛着。丈夫的工作掀开崭新一页后变得异常繁忙,她依然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料理孩子,承揽了全部家务。
女儿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卢琴英同志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她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女儿。在她的熏陶下,女儿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有什么吃的东西,孩子总忘不了要匀出一大份留给爷爷奶奶;春节收了压岁钱,孩子也总要像大人一样给爷爷奶奶、外婆一个红包,送上新年的祝福;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女儿替代父母照顾年迈的老人饮食起居;及至各种捐款、公交让座……尊老爱幼、扶危济困,已经成为女儿的自觉之举。
外甥说:“舅妈比父母还亲”
卢琴英同志不仅孝敬公婆、敬爱丈夫,对于其他亲属、亲戚也同样尊敬和慈爱。大姑子家在农村,为了让丈夫的外甥有个好的前程,卢琴英同志尽管自己当时家庭经济捉襟见肘,但还是主动提出把外甥接到县城读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都吃住在他们原本已经略嫌窘迫的住房里。提供吃住已属不易,但卢琴英同志做的远远不止这些。督促学习、辅导作业、行为矫正、拜访老师……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她把外甥视如己出,这一点连做舅舅的丈夫都颇有感慨地说:“我这个做舅舅的对他都没那么耐心和用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外甥从厦门大学毕业并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多年,提到舅妈,总少不了一句:“舅妈比父母还亲”。在舅妈言传身教的感染下,已经为人父的外甥,以及其它的亲戚亲属们,又把这个接力棒传了下去。
他(她)们说:“她待我们情同手足”
卢琴英同志常说,能处在一起就是缘分,不论是同学、同事,甚或是病友。她把这种缘当作兄弟姐妹之缘,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尽力帮助。2004年,卢琴英同志在龙岩住院,同病房有个患心脏病的农村姑娘,沉重的手术和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一筹莫展,而更让她精神倍受打击的是男朋友因她患有心脏病而弃她不顾。医院每天都在催交欠款,她的父亲则每天奔波在外筹措手术费用。卢琴英同志深深地同情小姑娘,不断鼓励她走出心理阴影,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她不仅把亲戚、同事探望时带来的水果和营养品全数送给姑娘,还捐了500元款给她补贴费用。面对素不相识的病友的慷慨馈赠,姑娘一家感动不已。几年后的一天,已经痊愈的姑娘带着她的母亲找到县交通局,感谢只有一面之缘、却带给自己信心、勇气的恩人。……诸如此类的事情她自己记不清做了多少次,每当别人向她提起并表达感激之情时,她总是说:“是吗?我早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