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类“神曲”在互联网上和青年人中风靡。多地文明办基于社会网络的繁荣以及传播泛娱乐化特点,组织创作了一系列以精神明文建设内容为主题的歌曲,用更加鲜活、接地气的方式在群众中推广,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人民对行为文明达成共识,日用而不觉。(9月5日中国文明网)
各地创作的“文明新曲”之所以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获得了较为广阔的流行前景,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姿态,充分展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一方面,其传播方式平易近人,深度融合时代特点,文化艺术和娱乐休闲相得益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其传播内容雅俗共赏,既展现了社会主义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展示了现代文明的深刻内涵,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谱写“文明新曲”,唱响文明之歌,是一种“现代化”宣传手段。应该说,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精神文明创建要想提质增效,都离不开宣传层面的教育和引导。传统的文明宣传方式,无非就是设计广告、张贴标语、制作宣传栏、编印宣传书等,正因为它们所赋予的“静态”特点,往往只被少数人了解或关注,即便是一些比较显眼的宣传标语或口号,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大多也是短暂的。那么,在此基础上,以谱写、传唱文明歌曲的办法,来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将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朝气,通过你唱、我唱、大家唱,更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实现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谱写“文明新曲”,唱响文明之歌,可以更好地营造文明氛围。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大家对知识和信息的了解,更加趋向于数字化和网络化。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将文艺与文明巧妙融合,越来越多的“文明新曲”登上电视荧幕,或者在网络空间走红。究其原因,不仅因为所选择的传播平台紧贴时尚化、娱乐化,还因为其内容和形式也更接地气,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些好歌曲、好声音,不仅获得了意想不到收视效果,其点击率也是一路飙升。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文明新曲”的闪亮登场,已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前行动力。
谱写“文明新曲”,唱响文明之歌,要靠行为实践来检验效果。唱歌是一种激励手段,引导人们的文明行动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即便曲子谱得再美妙,歌声再嘹亮,也不能一唱了之。就像我们创建文明城市,不但要搞好环境卫生,美化市容市貌,还要注重精神内涵的培养。归根结底,要看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否整体提高,还得看人民群众的表现如何,哪怕从群众的一言一行,也能感知其“文明境界”高低。因此,我们在唱响文明之歌的同时,也应避开一个误区:从表面看,以文明、和谐为主题,谱新曲,唱新歌,树新风,似乎人人都在响应,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结果人们的行为习惯却并无明显变化,这样,就谈不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我们唱响红歌,是为了传承红色文化,我们谱写“文明新曲”,则是为了播种文明之花,成就社会新风尚。因此,文明的歌声不但要唱起来,而且还要唱出真情、唱出特色、唱出效果。(王坤)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07新罗:开展交通整治“亮剑”行动 为创建文明城市加分
- 2016-09-07丰泽区代区长杨国昕带队检查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 2016-09-07明溪县:推进宜居环境建设 夯实“文明县城”基础
- 2016-09-07福清:发挥非公企业创建文明城市生力军作用
- 2016-09-07文明旅游理念渐入人心
- 2016-09-07漳州华安县召开2016年度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