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三坊七巷,每天熙熙攘攘。不过,走进南后街7号院落,纷扰嘈杂的世界似乎一下子安静了。因为,这里是一个“思想的世界”。
严复翰墨馆、严复书院、“严校长的故事”文创店……在这里,人们可以感悟从福州走出去的中国近代思想先驱——严复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可通过购买文创商品或者DIY,将这位启蒙先驱的思想“打包带走”。
成就这一切的,是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一位土生土长的福州人。
“我就是想传承和弘扬这位福州杰出乡贤的思想,并且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通过文创开发、教育推广,让严复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走进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心中。”郑志宇说。
严复翰墨馆:书法之外,精神栖居
叩开南后街7号的门,沿着通幽曲径,便到了严复翰墨馆。这里藏有近300件严复书法真迹。
十多年来,为搜集、购买严复书法墨宝,以及设计、装修、布置展馆等,郑志宇已花费数千万元,并曾忍痛卖掉多处物业,去拍卖会上、去民间藏家手上高价“抢回”严复墨宝。
2012年,郑志宇到台湾,登门拜访严复嫡孙女、台湾知名人士辜振甫先生的夫人严倬云女士。老人家看到祖父散落各地的书法真迹被一一寻回,不禁问郑志宇:“你姓什么?”在得知郑志宇与严家并无关系后,她潸然泪下,推掉原本定下的邀约,与郑志宇用乡音聊了两个小时。此后,严倬云女士偕妹妹严停云欣然出任严复翰墨馆名誉馆长。
不仅是展示严复书法,一定程度上,严复翰墨馆更是严复精神的栖居地。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福建省严复研究会副会长卢美松认为,从严复的书法中可领略他的思想观点、品德修养与人生经历的某些侧面。
继翰墨馆之后,郑志宇又创建严复生平馆,陈列作为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的严复的相关珍贵藏品,包括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书籍首印本。此外还有不少纪念、研究严复的作品,包括出版于1994年的《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02省气象局举办“文明交通,平安出行”交通安全讲座
- 2016-09-02省标准化院条码青年文明号亲切帮扶企业获赞誉
- 2016-09-02鲤城区召开深化创建文明城市(区)工作培训会
- 2016-09-02鼓楼区模范好人长廊:聚榜样力量 传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