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要讯 > 正文
莆田:倡导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2016-09-02 08:57:37 来源:莆田市委文明办

一、做法成效

一是深入宣传、广泛发动。注重从教育引导入手,向全市干部群众发出《文明过节倡议书》,倡导文明过节、简约过节、温馨过节、廉洁过节,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曝光陈规陋习不良现象,宣扬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对学生进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向学生家长发放公开信,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乡镇、村居常态化开展评选最美人物、表彰“五好”家庭等评优评先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制定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从我做起”签名仪式

二是严明纪律,干部带头。开展党员签订“讲文明、除陋习、倡新风”承诺书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五不五带头”,不办元宵宴,不参加人情宴,不公车私用,不违法占地建房,不参加迷信活动;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宣传引导、带头文明过节、带头心系群众、带头廉洁自律,做到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干部,争当文明风尚的宣传员和实践者,把签订和执行承诺书的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和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市纪委成立督察组,对干部移风易俗情况明察暗访,通报典型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发挥警示作用。

东庄镇文明督导队成立大会

三是莆商引领,群众参与。充分发挥遍布全国各地的莆田商会和驻外党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召开一场动员大会、开展一次走访谈心、发放一份倡议书、签订一份承诺书,引导莆商移风易俗,文明节约,将节省下的资金用于修桥铺路、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塑造莆商勤劳能干、乐善好施的良好形象,得到莆商们的积极响应。2013年初,在秀屿区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上,莆商们响应反对铺张浪费、热心公益事业的倡议,现场共捐赠教育资金1468万元。月塘乡2014年初举办的茶话会上,莆商把原本准备办酒席的钱省下来,筹措1000万元,兴建一所幼儿园。通过莆商示范带动, 发挥“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效应,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

十音八乐比赛

四是乡风文明,社会和谐。以“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为契机,着力培育“一村一品”,新建一批村级公园、文化广场、农村新型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成为传播文明、引领新风的活动阵地。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对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破除封建迷信、拒绝黄赌毒等方面进行规定和约束,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家庭、好村民等评选活动,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同时,把移风易俗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和考评的重要依据,推动移风易俗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因宴请引发的邻里纠纷、因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因燃放鞭炮烟花受伤的各类事故明显下降,理性建房、婚事新办,节庆简办蔚然成风,促进了乡风民风的有效提升。

倡导移风易俗“七夕”相亲会现场

二、取得成效

莆田从商人数达70万人左右,遍布全国各地。莆商集中的乡村盛行盖高楼、办盛宴、高婚聘,攀比之风盛行,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也给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针对陈规陋习,2012年9月起莆田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广泛开展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仅莆商集中的秀屿区每年节省燃放烟花爆竹、请客吃饭等费用近亿元,公益捐款金额逐年增多,四年来捐款总额达到4亿元,婚礼聘金逐年下降,由过去的100万降至20万,群众满意、社会肯定。

三、经验启示

一要注重教育引导。转变思想是推行移风易俗的基本前提,要利用媒体宣传、面对面宣讲、文化活动等多种手段,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倡节庆简办、婚事新办、理性建房,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自愿。

文化下基层巡回演出

二要注重典型示范。示范带动是推行移风易俗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和莆商的引领带动作用,率先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树立标杆,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

三要注重建章立制。建立有效制度是推行移风易俗的有效保障。把党员干部签订和执行移风易俗承诺书的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和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推动移风易俗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发展。把移风易俗事项写入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促进文明风尚形成。

其它热图

道德模范主题微电影《后爱》在泉州晋江开机

泉港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

三明建宁:“开学第一课”重温红军长征精神

浦城县召开全县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进会

建阳区和衷共济助力211名贫困学子踏入大学校园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