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靠“内部人员”消除不良记录,一两天就能搞定
-业内:别信,骗你的;所谓的“内部人员”个人没有权限
厦门晚报讯 (记者 张诗 实习生黄与橙)信用卡逾期未还,房贷忘还款了……诸如此类情况,都会在个人征信记录上留下“污点”。而当你想买房、买车向银行申请贷款时,这些会成为你的“绊脚石”。某些人发现了这个“商机”,声称只要花钱就能“洗白”,他们甚至夸口“里面有人”,能通过正常渠道代为消除不良记录。
果真如此吗?业内人士说,个人征信系统是电脑自动操作的,没有人为干预,所谓的“内部人员”没有权限,且很难“做手脚”。他们提醒,不要病急乱投医,如果轻信这些骗局,钱被骗不说,个人信息也泄露了。
【案例】
“打点费”付了2万多,逾期记录未消除
据报道,家住上海的蔡先生因产生了多笔信用卡的逾期未还记录,办理不了银行货款。着急的他便通过网络找到了自称“能消除信用卡不良记录”的徐某。一番交谈后,徐某表示,他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只要蔡先生花点钱,就可以帮忙“打点”。徐某提出的操作方法是:以公司的名义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将责任推给银行,这样就能顺理成章删除个人征信系统中的不良记录了。
见徐某说得有鼻子有眼,蔡先生相信了,他先后支付了两万余元“打点费”。钱汇出后,逾期还款记录并未消除,而徐某也人间蒸发了。蔡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调查】
叫价最高达万元,委托前先付一半定金
记者在网络、微博和QQ上输入“消除不良信用记录”、“征信处理”等关键词,马上便弹出几十个“消除不良记录加QQ”的字样和图片广告。这些广告均声称:“花点钱就可以永久消除个人名下所有的信用卡逾期不良记录,一到两天内就可办理完成,还不用担心后续问题。”
记者通过QQ与一名叫“专业消除信用卡不良记录”的中介联系,还未等记者开口,对方就直接发来一长串宣传口号。记者问通过什么方式消除不良记录,对方说:“只要你提供身份证、银行留存电话等个人基本信息,我就能通过人行内部人员进入个人征信系统,再以修改逾期记录保留时间的方式直接消除逾期还款记录。”记者对这种方式表示怀疑,要求其给出可以参考的成功案例。对方不再答话,立刻将记者“拉黑”了。
记者与另一名中介联系。记者问如何消除不良记录,对方说,他们会以公司的名义向人行提出异议,异议申请成功后,他们便会把所有的逾期记录指向是银行失误造成的,然后由内部人员帮忙消除逾期记录。他还出示了一段与老客户的聊天记录,来证明他的说法是可靠的。
记者对此表示质疑,对方不耐烦了,他说他的业务量很大,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委托他办理。随即不再理会记者了。
记者随后又与几名中介联系,各方的说法都如出一辙。记者发现,这类“业务”的价格从2000元到1万元不等,委托前要求预付一半定金。要求提供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姓名、电话等个人基本信息。至于消除时间,最快的在24小时内,最长的则要10天时间。
【回应】
消除流程很规范,“内部人员”难做手脚
昨日,记者就这一情况采访人行征信中心相关人员。他们说,个人征信系统是真实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历史数据,信用信息通过专线从各家金融机构传送到征信中心,电脑自动操作,没有人为干预。
如果不良记录是“银行失误”造成的,真的能消除吗?记者就此咨询人行厦门支行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征信异议处理业务规程》规定,个人认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以亲自或委托代理人向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提出异议申请。例如本地市民可向厦门人行征信分中心提出异议申请,由分中心上报至人行征信中心核查。如果情况属实,中心会将异议核查申请转至相关商业银行继续核查。商业银行核查后,如果发现确实存在上报数据错误,会将核查结果反馈给征信中心,征信中心将予以消除。
这位负责人说,这个流程非常规范,很难做手脚。所谓的“内部人员”个人也没有此权限。
【提醒】
不要轻信所谓的“中介”
对方骗你钱并套走信息
关于征信记录,很多人最担心的便是逾期记录对申请贷款造成影响。但是否只要有一次逾期记录,银行就不贷款给你呢?
记者了解到,目前,征信记录已成为银行评定贷款人资格的重要依据,但各家银行对不良记录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农行规定,申请人在近两年内连续三次有逾期记录或累计达六次,则贷款申请不予通过。工行则要求,一年不超过三次逾期,两年不超过五次(但具体情况还要综合考虑逾期时间长短)。民生银行则需综合考虑逾期次数与金额大小。
厦门农行行政中心支行副行长郑华达表示,有了逾期记录,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尽早还清欠款,养成良好信用习惯,5年后该不良记录将会被覆盖删除。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去轻信所谓的“中介”,对方除了骗钱外,还会套取办理者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工作单位等,进行售卖或者非法利用。
【相关法规】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也就是说,所谓“内部人员”根本没有权限随意删改征信记录,这样干的话会触犯法律。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8-16国家旅游局:下一步要把不文明行为记录上升到法规层面
- 2016-08-16丰泽区以“暗访”方式促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
- 2016-08-16永安市对文明文化建设实行目标责任跟踪管理问效
- 2016-08-16宁化“为文明点赞 为三明点赞”主题征文活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