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企业比作一条船,那么,管理者就相当于“掌舵人”。在企业这条船破浪前行的过程中,“掌舵人”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发挥怎样的作用? 让员工产生共鸣,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提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不提福建船政精神,因为这是近代中国梦的起点,也是福州的骄傲。有着150年建厂史、坐拥得天独厚优良“基因”的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有着怎样的认识和行动?“船政文化的精髓是爱国、强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黄以豪说,“公司秉承传承、发展共赢、共享的理念,将‘传承’摆在第一位。每年新晋员工上岗前都要接受厂史教育;每年公司都会举办名为‘薪火相承再筑辉煌’的纪念活动。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就在于传承爱国精神和强国梦,让全体员工感同身受、明志爱国,从而凝心聚力、身体力行,将爱国情怀外化为爱岗爱厂的生产实践。” 而飞毛腿集团践行的着力点放在“和谐”二字。“如何正确把握企业核心价值观与员工多样化追求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归属和行为自觉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飞毛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志成说,“我们选择用环境留人,用情感待人,并通过教学来育人,以此打造如同家一般的和谐氛围。有了家的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走进员工心里,成为共同践行的价值指引,让全体员工一起朝‘百年企业’的目标迈进。” 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人;企业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人。如何塑造心灵,产生思想共鸣,统一价值取向,是企业管理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当他们能够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找到解决之道时,就能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从而集聚企业发展向前的正能量。 让企业注入灵魂,提升核心竞争力 党建与创新的融合,是福州优空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特有的做法。优空间成立了我省首个众创空间党组织,有着20多年党龄的CEO蒋华玉任党支部书记。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本就是一部最伟大的创业创新史,党组织是最伟大的创业团队,是党员创客青年最好的学习榜样。为此,优空间在创新指导实践中融入党建工作,鼓励广大党员创客青年通过实际行动把党的先进性转化为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重视党组织引领作用并屡尝“甜头”的,还有福建朝日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的朝日环保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打破国际巨头垄断,成为全国同行业领军企业。“我们确立了企业价值体系建设的两大基石,一是党建,二是优秀传统文化。”总经理翁希明道出了其中秘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党组织的引领,给公司潜移默化地注入了内在灵魂,培育出一支爱岗敬业、诚信孝道、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促使企业内在管理水平不断上升和经济指标不断提升。” 福州大北农公司则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生产经营之前,居首要位置。总经理张渊魁说:“我们不是在单纯做产品,而是致力于做有文化的产品。”他进一步解释,大北农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过程,比如从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此规范员工的言行;把“工匠精神”融合进品质打造、技术创新等,形成近乎严苛的质量文化。张渊魁说:“有文化的产品才有生命力。”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福州大北农已经成为业内的品质象征。 产品会更新换代,而灵魂不会改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企业注入灵魂,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