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飞题词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纪念碑
宁德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霍童坑头村新貌
闽东红军后代重走红军路。
“芦荡火种”36名伤员合影旧照(资料图片)
东南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颜凑 郑雨桐 整理)
闽东独立师
1934年9月底,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支提山华藏寺成立。它的成立揭开了闽东革命新的一页,从此党在闽东有了一支统一指挥、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不屈不挠,与几十倍于我的国民党正规军、保安团、地方民团、反动大刀会等进行了上百次的英勇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保证了闽东红旗不倒。同时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势力,牵制并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支援与配合了主力红军的北上抗日。
A 百丈英风震山海
炎热夏日的午后,踏着层层石阶,记者来到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支提山上的支提寺。此寺又称华藏寺。站在寺外,可见四处陡峭山岭。炎夏来此,倍感静谧和清凉。
安静祥和的背后,却有一段峥嵘的红色历史。“当年闽东独立师就是在这里成立的。”蕉城区党史办主任黄生贵说。
1934年夏,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9月底,根据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的决定,闽东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和连江的闽东工农红军独立第十三团、寿宁的独立营等集结在宁德支提山华藏寺,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冯品泰、政委叶飞、副师长赖金彪。下辖3个团、2个独立营、1个特务连,共1600余人。
刚组建不久的闽东独立师马上就投入了保卫秋收、消灭地主民团、巩固老苏区并开辟新苏区的战斗。闽东独立师出征一个月,战果辉煌,很快就把宁德、周宁、福安三块根据地连成一片,闽东苏区达到了鼎盛时期,苏区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
1934年冬,国民党当局完成了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之后,便把矛头转向闽东苏区。闽东独立师遭受很大损失。1935年1月13日,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在福安东区洋面村的山坳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转移到苏区外围,开展游击战争。此后,闽东独立师经历了西竹岔战斗、官岭突围等惨烈之战,紧紧依靠闽东人民的支持,投入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离支提寺不远的百丈岩,叶飞所题“百丈英风”四个大字依然醒目。这里,曾发生极为悲壮的英雄故事。
1936年10月,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独立师第三纵队从连江、罗源一带山区转战到宁德虎贝东源村。时值中午,红军正在做饭,国民党省保安团派出三个连分别从桥头、桃花溪、林口三个方向包抄过来。军情来得紧急,阮英平立即带领部队向后门山百丈岩方向边打边撤。
百丈岩地势险要。危急关头,阮英平果断命令第二支队迅速抢占百丈岩制高点,掩护主力撤退。支队长阮吴润率二十余名战士奋勇突进,很快逼近百丈岩脚下。但狡猾的敌人早已预先设伏。情况万分危急,被敌人猛烈火力压在岩石底下的阮吴润带领战士们如猛虎般从岩下跃起,迎着敌人的弹雨向岩顶冲击。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阮吴润等九名战士被敌人逼到百丈岩的边沿。“抓活的!”敌兵狂呼乱叫,向前涌来。九名壮士视死如归,毅然砸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百丈岩顶发生激战,吸引了敌人部分注意力,阮英平率领部队趁势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1937年10月,中共闽东特委将闽东独立师各部及各县游击队集结在宁德桃花溪(桃坑)根据地,整编为三个营,宣布成立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
1938年1月,叶飞同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子芳一起从南昌回到闽东。李子芳宣布了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闽东红军游击队(即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2月14日,全团1380人从屏南出发,北上抗日。从此,六团驰骋沙场,为民族的解放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 继往开来扶真贫
这几年,研究红色历史多年的宁德市发改委副调研员陈国秋,多方寻找百丈岩九壮士的姓名资料。“百丈岩九壮士的故事非常悲壮,但这一史实却鲜为人知。”九壮士第一个人阮吴润,就是经他确认身份的,目前已找到6人。
近年,为保护、挖掘、传承好红色文化,宁德市、蕉城区多方入手开展工作。从九都镇通往虎镇的九贝公路,就是一项重要工程。
“建好这条公路,直接受益的老区人口10多万人,将极大带动老区、苏区的扶贫开发。但是,最大的困难是资金。2.3亿元的造价,几届政府都望而却步。”陈国秋说。
2011年通过几轮的调查研究,蕉城区下决心建设这条红色公路。这条红色公路的建设,也牵动了各方关注,凝聚起人心。目前已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资金1.8亿元。
去年4月,这条公路全线贯通。
为保护开发好红色遗村,蕉城区主动开展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摸底,编制《蕉城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做好红色旅游遗址遗存保护利用,积极申报支提山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自2012年以来,还开发建设了闽东独立师纪念园、桃花溪闽东独立师北上抗日整编旧址、天峰院肃反纪念园、百丈岩观景台等红色旅游景点。
去年初以来,蕉城区还抓住申报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的机会,努力创建支提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改善三都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礁头旅游军需码头集散服务区,组织三都澳军港风情基地申报第三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
一系列的提升改造,革命老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老区的路通了、环境美了,游客多了,产业发展有“门路”了,百姓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老区、苏区一般分布在边、远、山、岛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是扶贫开发中的“硬骨头”。找准“穷根”,变“漫灌”为“滴灌”,蕉城区通过落实扶贫政策资金和帮扶措施,打造了高山茶叶种植、水果种植、中草药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等一大批扶贫特色农业基地,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一村一品,一村多业”的发展格局,带动了老区乃至全区人民的脱贫致富。
霍童镇坑头村就是受益老区村之一。通过区、镇两级进行政策扶持、资金补助、技术指导,开荒种植了1400多亩“金观音”等名优茶,成立金源茶叶专业合作社,有机茶销往全国各地。去年,坑头村人均收入达1.26万元。
通过造福工程、产业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多重手段,蕉城区进一步加快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村群众精准脱贫步伐。2015年,蕉城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10元,同比增长10%。
记者手记
以独立师精神,砥砺前行
闽东独立师,经过土地革命的血与火洗礼,在战场上,与形形色色的敌人交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奋斗诗篇,也留给我们珍贵的精神遗产。
我们要继承一心向党,不离不弃的坚定信念。与当时的其他革命队伍不同的是,由于反动派的疯狂围剿及山海阻隔,闽东独立师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尽管如此,他们的精神没有涣散,斗志未受影响,想尽一切办法探索、追求,立下了赫赫战功。
我们要继承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东独立师与几十倍于我的国民党正规军、保安团、地方民团、反动大刀会等进行了百场残酷的战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敢于牺牲,牵制并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力部队北上抗日提供了支持。闽东革命根据地也因此成为南方八省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的十四个区域之一。
我们要继承民族团结,为国奉献的精神。闽东是多民族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在峥嵘岁月,畲汉同胞共同抗敌,付出了巨大牺牲。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中,被杀害的畲族党员、干部、战士、群众达5600余人,约占全区畲族人口总数的8%。叶飞曾说:“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畲族人民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实;第二,最团结。”
如今,社会转型、时代巨变。但我们应牢记,始终与党组织靠拢的力量不变,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变,民族团结的追求不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传承闽东独立师精神,前进的步伐将更加坚强有力。
讲述·心声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原党史工作者叶明祥:百丈岩九壮士用生命与鲜血,阻止了敌人的突袭,掩护了部队主力的顺利撤退,谱写了一首气贯长虹、气吞山河的壮烈悲歌。
80年过去了,九壮士为革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人。去年,蕉城区人民政府花巨资在九壮士牺牲地——百丈岩建立了红色景区,供后人瞻仰、纪念。如今,“百丈英风”四个遒劲大字,被政府立碑,矗立于百丈岩景区的红军亭内,它犹如一座历史丰碑,向世人诉说着闽东革命的壮丽诗篇。
党史研究者、《闽东苏维埃1934》作者缪小宁: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长期以来党史学界一直把闽东视为游击区,加上对它的宣传和研究也很不够,以至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历史鲜为人知。即使是生长、生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们,也有不少人对闽东苏区的创建历史不甚了了。因此,加强对闽东革命根据地史和革命先烈的研究宣传,加强对闽东当地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革命传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中共闽东地方组织领导人民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历史功绩以及经验教训,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值得我们子孙后代永远铭记。
蕉城区霍童镇桃坑村村主任陈瑞飞:桃坑村原名桃花溪村,是闽东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闽东独立师诞生地,也是其北上抗日整编地。从1931年到1949年,桃花溪历经革命战争重重磨难,“18年红旗不倒”。历史给桃坑村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遗存。包括闽东独立师师部旧址、北上抗日整编集结地旧址、阮英平旧居、叶飞旧居,还有阮英平创办合作社会议旧址等。
近年来,桃坑村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挖掘红色资源。去年九贝红色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村里在溪边种植200多亩桃树,修整了原战壕、练兵场、古桥等红色景点,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文化保护开发过程中,村民受益很大。2014年村里仅有100人左右,目前已增至三四百人。村民回家建了房子,在家门口开起农家乐,种菜养殖,村里人气旺了,面貌也发生巨大变化。
红色印迹
亲母岭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虽合作抗日,但福建的国民党军队还在执行着蒋介石“北和南剿”的方针,对中共闽东特委提出的“停止内战,举行和谈”的建议不但不予理睬,反而加紧“围剿”。闽东独立师二纵队占领八都三天,暴露了目标,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二旅调遣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追过来。二纵队撤出八都往罗源、连江方向转移,国民党部队紧追不舍。二纵队有意避开敌人,再转战宁德老根据地,但敌人还是甩不掉。1937年8月18日,二纵队到达宁德九都和洋中交界的亲母岭。叶飞、陈挺等领导人凭借亲母岭的有利地形,设阵伏击敌人。19日,敌人果然进入了伏击圈,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二纵队大获全胜,共毙敌40多人,俘70多人,缴获108支步枪、2挺机枪、5支短枪、200多枚手榴弹和2800多发子弹。敌加强连全军覆没。
闽东独立师在亲母岭战役中打得干净利索,消灭敌人之多,自身损失之小,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实属罕见。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当局,迫使他们接受了中共闽东特委提出的“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谈判要求。因此,亲母岭战役也成了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一战。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7-01福建各地开展系列建党95周年纪念活动:铭记光辉历程 传承优良传统
- 2016-06-30城厢区延寿小学举行“童心向党•放飞梦想”文艺活动庆祝建党95周年
- 2016-06-30永安市忠义社区开展6公里万步走庆建党活动
- 2016-06-30省直机关庆祝建党95周年暨表彰大会召开
- 2016-06-30晋江将开展系列活动 纪念建党95周年
- 2016-06-29鲤城区新门社区举行纪念建党95周年“党史、党章、党规”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