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邱盛林 叶奕芳)戴个红袖套,举个小红旗,见不文明者劝,见困难者帮,见垃圾就捡……6月22日,笔者在光泽县杭川镇镇岭社区镇岭路见到正在执勤的陈水根大爷时,他很自豪地翻了一下手掌,又伸出食指说:“我当志愿者已11年了!”
乐当联络员
今年66岁的陈水根是光泽县汽车内配厂职工。2000年工厂倒闭,1978年入党的他组织关系一度断了线,“党费都没地方交”,直到2005年组织关系才转到镇岭社区。
失去过“家”才知“家”的重要。陈水根被安排在自己居住的新兴路党支部,由于小区党员了解他的为人,一致选他为党支部委员。陈水根不负众望,团结支部一班人,创新党员活动形式,为困难党员排忧解难,为小区群众说话办事,把一个新成立的党支部建得党员满意、居民点赞。
2012年,为充实加强松林巷党支部工作,陈水根被调去松林巷任支部委员。陈水根二话没说,带个本子,逐户走访。松林巷支部共42名党员,37名老党员留守在家,5名在外打工。陈水根就把这5名最难联系的党员组成流动党员小组,自告奋勇当组长。
一无办公场所,二无报酬,支部成员全是兼职,连电话费也是自己掏。作为流动党小组组长的陈水根,在家里办公,工作联系全靠手机告知、沟通和联系。家人嫌烦,抱怨他“拿话费不当钱”。陈水根说:“因此,我就躲着家人在家小声说话。”
热心“管闲事”
“管闲事”,是不理解陈水根的人说的。
跑党员家居民家、拉家常,倾听党员建议,了解困难诉求,然后向社区汇报反映,形成解决方案后,又回到小区说服居民支持配合,陈水根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夜上海至新兴路20多米的路污水横流、路面不平,居民行走不便。陈水根说:“我向社区反映后,社区人大代表捐资硬化,我就组织小区居民帮忙,突击两天就把这段水泥路铺好了。”
社区党员多为退休老人。他们人虽老,但对组织的心不老,都想有人牵个头,或提供个平台,好展示自己的作为,为党组织添份光彩。“有一个人跑上跑下张罗,他们就不用在家里与孙辈抢遥控器。”陈水根说,“通过举办‘手牵手、心连心,共爱一个家’活动,小区37名党员都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镇岭社区工作人员很少,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事多得很。“这就得靠我们这些志愿者。”陈水根说,“小到平时各项工作落实,社情民意收集,大到每3年一次的社区两委换届,都得认真做好。”在世俗人眼里,他一没拿薪水,二无正式岗位,简直是吃饱撑着“管闲事”,但陈水根却郑重地说:“这些事必须管,因为我是党员。”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7-01福建各地开展系列建党95周年纪念活动:铭记光辉历程 传承优良传统
- 2016-06-30城厢区延寿小学举行“童心向党•放飞梦想”文艺活动庆祝建党95周年
- 2016-06-30永安市忠义社区开展6公里万步走庆建党活动
- 2016-06-30省直机关庆祝建党95周年暨表彰大会召开
- 2016-06-30晋江将开展系列活动 纪念建党95周年
- 2016-06-29鲤城区新门社区举行纪念建党95周年“党史、党章、党规”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