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红色气质”在抗灾救灾中闪光
http://wmf.fjsen.com 2016-06-27 14:49:00 长苏 来源:成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6月23日,阜宁、射阳发生了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盐城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抗灾救灾作为头等大事,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把鲜红的党旗插在抗灾救灾的最前沿。(6月25日 中国文明网)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别重大灾难,给江苏盐城部分乡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十名群众不幸遇难,几百名群众受伤,灾区许多房屋倒塌、屋顶被掀,一些地方的通讯、水电、交通严重受损中断,蔬菜大棚大面积损毁……

越是灾难当前,越是对共产党人的考验。灾情发生后,当地各级党组织把党旗插在抗灾救灾的前沿阵地上;在最危急的关头,到处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抢险救灾的身影。阜宁县硕集社区在灾害发生半小时之内,社区党员干部就挨家挨户查看灾情、抢救伤员;陈良镇丹平村党总支副书记高承奎接连两天一直没合过眼,忘我投入救灾工作;新沟镇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党员教师李玉红奋不顾身,用身体保护孩子的安全;淮安市武警支队的一群胸前别着党徽的武警战士,连续奋战12小时抢救和转移群众及财产……一面面在抗灾救灾现场迎风烈烈的党旗,让灾区群众有了主心骨、有了安全感,一个个在抗灾救灾中奋战的共产党员的身影,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无比关怀与温暖。

大灾面前,共产党人身上潜在的一种“特殊气质”再一次展现。这种“气质”,就是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凝结成的“红色气质”,是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体现。

毋庸置疑,尽管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但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没有丝毫褪色、更没有变质,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发浓厚、鲜艳。在这次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抗灾救灾中,当地各级党员干部身上的“红色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生命重于一切,敢于担当、不畏艰险、冲锋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的精神,得到完美诠释。

有了这种特殊的“红色气质”,共产党员就会无所畏惧、挺起脊梁,用实际行动践行“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候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的豪壮誓言。从有效应对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到2003年肆虐的非典,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到2010年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再从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到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可以说,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就有党员在冲锋陷阵。

“红色气质”,在重大灾情面前凝聚,在抗灾救灾中闪光。不仅如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中,“红色气质”依然是决战决胜的有力“武器”。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这种“红色气质”继承好、发扬好,将其作为照亮前路的明灯、转化为克服艰难险阻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披荆斩棘、破浪前行。(长苏)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