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大学生眼中的宿舍文明:感谢照进宿舍的每一缕阳光
http://wmf.fjsen.com 2016-06-27 09:30: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小宿舍涵盖大文明——来自宿舍文明建设座谈会的报道】

大学生是宿舍文明建设的天然主体,宿舍文明建设,最终还是要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眼里,宿舍意味着什么?在这一方斗室里,他们收获了什么?如何通过自己的参与,塑造并影响宿舍的文化环境?日前,在宿舍文明建设座谈会上,三位大学生代表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体会和思考。

在一个善治社区中合意地生活和学习

我是北京大学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也叫“北大燕窝”)的成员,这样的身份使我非常关注宿舍文化建设。我对宿舍文化的理解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宿舍应该有文化。楼长是北大宿舍的文化符号之一,在同学们眼里,楼长不只是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更是同学们在宿舍里的亲人。2012年,十几位北大同学自发号召设立“楼长节”表达对楼长的感激之情,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响应,从此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成为北大的“楼长节”。在有爱的居处学会爱与感恩,这就是宿舍文化功能的最好体现。

文化建设靠自己。近年来学校住宿资源紧张,今年又有同学要搬迁宿舍。公寓服务中心按照不同群体组织了六场搬迁座谈会,征求意见、听取诉求,最终确定了一个基于同学们自主选择的搬迁方案。这种自主参与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有利于融合各方诉求消解矛盾,也有利于同学们成长为善于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校园公民。

宿舍文化要传承。宿舍文化要真正扎根在一所大学,最好的方法是让它永远在宿舍生活中保持鲜活。只有宿舍文化真正活在一代代校友的生活和记忆里,才能形成宿舍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在这个理念指导下,2014年到现在,我们举办了两届宿舍文化节,主题分别是“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和“宿舍生活自主自理,宿舍文化共建共享”,得到校友和在校同学的广泛参与和认可。

我们对宿舍文化的追求,其实就是对宿舍生活方式的追求,最终是为了能在一个善治社区中合意地生活和学习。打造这样一种善治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应该是宿舍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于晓磊)

于情智交融中涵养“至善”情怀

前不久,我们宿舍“5人保研1人被哥大录取”的消息被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学霸宿舍”的讨论热潮,其实我们这样的宿舍在东南大学并不少见。

大学生宿舍不是单纯住宿的地方,它应该是一种情智的聚合。宿舍是一个小集体,大家来自天南海北,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肯定会有所不同,因此相互包容、相互理解非常重要。幸运的是,我们宿舍6个姑娘都做到了这点,而且我们还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彼此的优点。我们同一级的四个人进校的时候正好分在同一个宿舍,平时做设计、想方案都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相互鞭策和鼓励下,我们成为大家羡慕的群体。

别看我们看上去是“学霸”,其实骨子里每个人还是“文艺青年”,而且个个“身怀绝技”。我们大家相互影响,喜欢上对方的兴趣爱好,比如,我大二时当了学院的拉丁社社长,宿舍两个小伙伴也跟着加入了这个社,既学了一项新技能,又锻炼了身体。

我即将到另一座城市求学,舍不得南京,舍不得母校,舍不得这个充满爱和快乐的宿舍。勤奋努力的学习精神、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止于至善的人生目标,这是我在这个宿舍的收获,更是我在东南大学的收获。于情智交融中涵养“至善”情怀,这也是东南大学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的最好体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束芸)

这里的“家风”深深影响着我

南开的宿舍,是我大学生涯的另一个“家”,这里的“家风”深深影响着我。大一刚报到时,我就被宿舍楼里的“镜箴”震撼了。我开始审视自己,是否拥有一个南开人应有的气质?能不能时时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能不能时时做到“勿傲、勿暴、勿怠;宜和、宜静、宜庄”。大学四年,每当经过那些具有人文情怀、彰显科学精神的宿舍文化长廊时,我都能深深感到南开精神的召唤。

南开的宿舍,是我大学生涯的另一个“课堂”,它让我理解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精神内涵。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自律、诚信、共享、包容的南开人。去年底,南开大学在全校宿舍内开设“诚信超市”,从选购到付款,全程无人看管,都由大家自助完成,既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大的生活便利,也在潜移默化的自我规范中,让我们学会了从小事着眼,诚实做人、守信做事。

马上就要毕业,在大学生涯中,这一方宿舍是我最值得珍视的回忆。它使我懂得了容止,感受到大爱,领悟了责任,认识到诚实与担当。感谢照进宿舍的每一缕阳光,感谢学校为每位学子创设的“公能”育人环境,让我们在最美好的年龄留下一段最难忘的经历。(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舒高磊)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6-26新罗:大力整治文化市场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 2016-06-24新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文明和谐家风
  • 2016-06-24湖里区多措并举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工作
  • 2016-06-24各地深入开展诚信建设 用社会诚信夯实文明之基
  • 2016-06-24“好人”撑起文明的“脊梁”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