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漏题、2016年高考前抓获涉考犯罪分子170余人,清理涉嫌贩卖考题、答案和作弊器材等各类违法信息6000余条……近年来,考研、考公务员、高考等考试中,各种舞弊的现象可谓是从未中断。即便是“作弊入刑”、2016年号称“最严高考”,开考前还是抓到那么多准备考试舞弊的人。笔者认为诚信缺失是考试舞弊的一大痛点,打造维护考试公平的诚信体制对舞弊现象的改变颇为关键。
人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很多人一切向“钱”和“前”看,至于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会变得视而不见,甚至明明知道是失了诚信的举动,还是不择手段,这才是各种失信乱象背后让人后怕的地方。没了诚信体制的制约,卖东西的可以短斤缺两、以次充好,那考试的时候当然也可以作弊,再往后做官可以收受贿赂、做生意可以欺骗顾客。这样的诚信缺失是在消解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高考、考研、考公务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一次次的舞弊正在透支着诚信和公平的空间。很多人觉得,面对大考抄一点无所谓,可是不以恶小而为之,小恶可积累出大恶。诚信体制建立可谓是规制考试作弊乱象、维护考试公平的良药,需从信用记录、诚信观念、法治支撑方面入手。
维护考试公平,需要建立考试信用记录。舞弊一直未有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舞弊之后即便是罚款、取消资格,不会对他们往后再次申请学校、报考或者银行贷款等产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处罚的效力。如果建立一套完整的考试信用记录,把考试作弊的行为一一记录进档。只要做了就会留下痕迹,作为日后找工作、考公务员、评职称等的制约。这样的制约力相信是很有效果的。
维护考试公平,需要注重培育诚信理念。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而诚信品质的养成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给予不同的关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好过频繁说教,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把诚信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让孩子不自觉地习得这种良好的品质。而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修养品质的重要场所,老师的谆谆教诲、书籍上的诚信故事、同龄人的良好示范,都有助于个体形成诚信的良好品质。
维护考试公平,诚信体制还要有法律做支撑。在作弊入刑之前,因为处罚轻,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考试作弊。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替考等作弊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处罚的范畴。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教育法》将国家教育考试作弊纳入法规。诚信需要激励,失信也需要惩戒。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深化普法教育才能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之言)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