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凤池书院”和创办于同治九年(1870年)的“正谊书院”。这两所书院均属清朝福州“四大书院”之列。两院地址同在今东街三牧坊小巷内,各据东西,以巷中横跨一座小天桥相联(今仍在),沟通两院校舍,东为“凤池”(今为福一中校园),西为“正谊”(今为教师宿舍区)。福一中前身“书院时期”长达85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各地兴办新式学堂,乡绅潘炳年、叶在琦等闻知山西等省设立“省立大学堂”,培养新学人才,急向当局建议将“凤池、正谊两院合并”,创办公立的新型学校“全闽大学堂”,于1902年3月正式开学。1904年清朝学部颁布学务纲要,规定只能在京师设立“大学堂”(北大前身),各省只能设立“高等学堂”,故当年冬改名为“福建高等学堂”,叶在琦担任学堂监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由陈宝琛继任。先祖父潘守正1903年11岁入福州西城小学堂求学,1905年转入“福建高等学堂”,师从陈宝琛学习国文,是福一中早期学子,后在全闽师范学堂和法政学堂学习(均为福建师大前身)。晚年(1980年)撰写回忆笔记中,写了母校的许多趣闻旧事。
创办之初缺“生源”“全闽大学堂”创办初由布政司周莲为总办,盐法道鹿学良任会办,候补知府梁冠澄为提调。他们负责开办费与维持费,叶在琦任总教习(叶为在籍翰林),负责具体学务。当时仅划出“正谊书院”一部分为校所,“凤池”、“正谊”书院并未停办。当时福州小学堂开办不久,招不到小学毕业生,只好招收举人、贡生及文墨通顺的童生,从中招收“正斋生”(预备生)。“正斋生”毕业后转为“专斋”,方成为正式学生。辛亥英烈林觉民即为首期生。童生、秀才入学毕业后获优贡、拔贡奖励,举人入学毕业者,可直接保举为官。当时福州小学堂学生年龄从10岁到20多岁不等,来自城内及各县,也有省外旅闽人士后裔及国外在榕人员子女。我祖父在西城小学堂甲班就有两个高丽(朝鲜)学生。许多学生刚从私塾转入学堂,不会讲普通话,语言交流是教学难题。
国文科目最重视“全闽大学堂”创办之初主要是预科生,课程有:修身、读经、国文、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博物(动物、植物、矿产)、生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法制、图画、体操(兵操、器械操),英语、博物、器械等聘外籍教师,音乐课因缺教师无法开办,至民国元年林璇留日学音乐归来,被聘为教师才得以开办。尽管科目多,但最被重视的是国文科,不及格者即被留级或淘汰。国文含古文、作文两部分,作文当时多写半白话文,字数限制严格,务求简明扼要,表达清晰。期考、年考都被列为首门,平时学堂监督(校长)不一定在校,但国文考试,学堂监督必须亲自主持考试,作文由其亲自命题,考卷由各位国文教师批改后评出分数,再由监督按好、中、差等级逐项亲自抽阅复核。
早期“山长”名人多书院主持称为“山长”,“凤池书院”历任山长多为名人,由其出面聘任名师。第一任山长赵在田,主张学生以修养品德为先,其次才是道艺、文章。次任山长魏敬中。山长郭柏荫(字远堂)后任湖北巡抚。戊戌变法(1898年)后,山长陈璧受洋务影响,提倡学在实用,重视理工。末任山长曾宗彦,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任,思想和行动上倾向维新派,同情支持“戊戌变法”,与“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是知交,是维新组织“闽学会”骨干之一。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也先后停办,改成新式学堂或学校,“凤池书院”历时85年,前后山长12任。
“正谊书院”的前身为“正谊书局”,在福州新美里,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创立。曾刻印书籍525卷,取名《正谊堂全书》。后由乡绅杨庆琛、船政大臣沈葆桢等建议将书局改为书院,购买原东街口省立图书馆旧址的民房改建书院,到同治九年(1870年)建成,其名出自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语。最早“正谊书院”大门上青石所刻的横匾“正谊书院”四个斗大字,是郑世恭所书(郑孝胥之父)。首任山长林鸿年(1836年状元),撰有一联:“客皆当代要津,到此地只谈风月;我本昔年都讲,愿诸生共筮云雷。”他曾任云南巡抚,在书院主讲19年,造就了一批人才。叶大焯、陈宝琛、林纾、陈衍、吴增祺等近代名人皆出其门下。
书院改为全闽大学堂后,首任山长叶在琦。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学堂,先后继任的有陈宝琛(第二任1905 1906年)。陈离闽赴京后由其婿林炳章接任(林则徐后裔,第三、四任,1906 1908年),第五任陈培辊(1909一1911年,东南理财“龙虎三杰”之一 ,他们均为进士、翰林出身。辛亥革命后,福州及省内各地先后光复,民国建立,陈培锟先后调任漳汀龙道、厦门道道尹,改由本堂首期毕业生、日本高等师范毕业的王修出任监督。1912年1月后民国教育部令各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1915年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学”,后又数易校名,至解放后1952年改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沿用至今,福州人在习惯上均简称为“福一中”。
校长“争夺战”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11年(1922年)由王修担任校长,是历任中任期最长者,王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在任期间,校内重要岗位和师资多由留日高师毕业的校友担任,形成留日派圈子和势力,其他人很难参与竞争。民国10年(1921年)前后,留日者日益减少,且中日关系日渐紧张,本省籍升学北京高等师范及国内各知名师范毕业的学生回闽求业者增多,福州教育界形成“东高”(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和“北高”(以北京高等师范为主包括国内其他知名师范)两个派系。当时社会动荡,就业困难,对校长和教师岗位之争成为教界两派争夺的焦点。
民国11年(1922年)10月,粤军入闽,闽政重组。黄翼云出任省教育厅长。“北高派”把握时机,提出撤换王修,获省厅同意,当年12月底即派北高毕业的张哲农出任福一中校长。此举遭到福一中“东高”派教师反对,他们担心对立派校长一旦上任势必大量裁员,改聘大批“北高派”教师替换。就依仗人多,为共同利益团结一致,抵制张哲农接任校长。他们公开集会,反对更换校长,集体到省长公署和省教育厅请愿,要求撤回成命。当局极为恼怒,于民国12年(1923年)初派警察护送张哲农到校强行接任。教师们见抗议无果,便集体罢教,到得贵巷租房另办左海中学,将各自学生网罗前往该校。3月初,学校开学,福一中老校学生所剩无几,左海中学则济济一堂。3月中旬,当局令警厅将王修拘捕,命其撤销左海中学,动员师生返回三牧坊原校。王坚决抵制,表示可辞校长,其他事无能为力。当局无可奈何,数日后将王释放。同年4月,北洋军阀周荫人率部抵榕,闽局又变,黄翼云辞去厅长。原福一中教师再向当局请求处理“学潮”,当局免去张哲农校长职,其所聘教员留任,由曹廉箴(原一中英文老教师)任校长,原教师悉数返校,左海中学撤销。不久又任命省厅秘书魏宪章代理校长。一场激烈的校长“争夺战”始告平息。这场“争夺战”表面上是两学派利益之争,实质上也是民国之初社会动荡的体现。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6-17长汀县委副书记王汝彬到文明办调研创城工作
- 2016-06-17安溪县整治清理城市涂鸦等不文明现象
- 2016-06-17好人365:扎根草根之“善” 滋养文明土壤
- 2016-06-17文明,是一种责任
- 2016-06-16武平县召开2016年文明委成员单位(扩大)会议
- 2016-06-16福鼎市志愿者救助放生野生鸟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