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朱彝尊说:“词至南宋而极其工”,胡云翼也说:“词至南宋发展到了高峰”;也有相反之见,胡适说:“到了宋末的词,连文人都看不懂了,词的生气全没有了,词到了宋末早已死了。”吴世昌也说:“词之亡,不亡于金、元、明,而亡于南宋,如梦窗、玉田、碧山、草窗之作。”我同意后者。
一种文艺样式发展到了高峰,表现在形式上的成熟,特别是巅峰作家的出现。词的高峰应是晚唐至北宋的二三百年间,形式臻于成熟,内容得到扩展,巅峰作家李煜(937-978)、苏轼(1037-1101)、李清照(1084-1156)等先后出现,此一时期无疑为词之高峰。南宋前期尚可,并有陆游、辛弃疾等大家,至宋末,梦窗、碧山等人的词已渐离委婉抒情的本色,走上形式主义的邪路,堆砌辞藻,雕琢造作,且复迷于典故,趋于晦涩,或如嚼蜡论文,或如费猜“恶谜”,已失去词的生命力。足证词衰于南宋,亡于宋末。词坛于其后三百年,只出了一个元好问;至清,才出了纳兰性德、龚自珍等,呈中兴之盛。
五
钱仲联先生在《清词三百首》前言中说:“清词承宋之绪而后来居上。”似有失偏颇。其主要理由,一是反帝爱国诗篇多于宋;二是学人写词者多,流派多,词人总数量多。但我以为,凡此种种,皆不足以衡量一代词坛之成就也。清一代词人确有四千之众,但佼佼者不过纳兰性德、龚自珍、顾贞观、朱彝尊、陈维松、吴伟业、王士禛、王夫之、项廷纪、文廷式、屈大均、吴绮、历鹗、庄棫、徐灿、吴藻等一二十人耳;而放之词之千年历史中,能与两宋大家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并列一流者,唯纳兰性德、龚自珍等二三人耳。宋词中传唱至今仍脍炙人口之名篇数以百计,清词不过十余首耳。何谈“后来居上”,而是差之甚远!清末至今,从梁启超至叶嘉莹,词论家论及清词,多称之为“中兴”。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唐之诗,宋之词,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马锐)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