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营造万紫千红的诗国春色
http://wmf.fjsen.com 2016-06-15 15:44:02 李文朝 来源:中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的扶持。”在党中央强调“加强”“扶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中,文学门类里只提到“中华诗词”,而且突出置于其他艺术、宣传、出版门类的首位,足见重视程度之高。这使中华诗词界倍受鼓舞、激励和鞭策,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一个当代中华诗人词家和诗词爱好者,都要有一种“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不负党中央加强扶持的厚望,为繁荣发展中华诗词事业而倾心协力,竭尽绵薄。

首先要看到,这是在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华诗词”这一文学概念。在此之前,“中华诗词”的称谓可谓五花八门,诸如:旧体诗、古体词、格律诗、汉诗、传统诗词、当代诗词等等。尽管每一称谓都有其道理和诗友圈,但党中央下达了正式文件后,中华诗词界都应该规范、统一到“中华诗词”这一文学概念上来。同时要认识到,党中央把“中华诗词”放在“加强”“扶持”的各文学艺术、宣传出版品种的首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繁荣发展中华诗词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要打造精品。繁荣发展中华诗词,决不只是对传统诗词经典的背诵记忆和知识比拼。而是要运用中华诗词的传统艺术形式来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创作出反映时代风采和时代气派的中华诗词精品力作。这才是真正贯彻落实中央文件中所强调的“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个时代总要有一批又一批记录这个时代特征和反映这个时代人民心声的、能够“惊风雨、泣鬼神”的佳作、精品乃至经典。繁荣中华诗词事业,中心环节是抓好创作。只有反映时代的中华诗词作品特别是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才能为中华诗词的生存发展拓展空间。必须指出,当代中华诗词精品力作,不是某些人自封或小圈子内相互吹捧的脱离现实的“假古董”作品,而是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三有”作品,是时代精神与诗词艺术的完美结合。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