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宅
唐·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此诗写暮春山中景色,表现一种自得与赏玩的心理。移步换景,通体皆对。
【注释】
徙(xǐ)倚:徘徊,流连不去。年华:时光。槎(chá):木筏,诗中代指小舟。涧户:住在山涧的人家。泉路:可指流着山泉的路,也可指山泉或山中之路。泉,水也。
【赏析】
《还山宅》是诗人重回华阴旧居的见闻和感受,是一首纪行之作。“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首联对起,总写还山宅之行,交代时间——暮春,事实——还旧岭,途中情状——流连光景。此行非如迁贬转徙之有王程之限,又非如颠沛流离之有旅途之苦,而是一次轻松的郊游,故用“徙倚”状其情态,并启下文。次联写途中景物,芳草、落花扣首句“暮春”,使物候具体化。入山宅之径本来是有的,只因久无行人,遂被春草掩盖,眼前的无路正暗示昔日有路。以“落花”反衬空山之幽,隐然传出诗人心境的安闲自适。“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第三联写经行之处的景象,常青藤垂拂于幽石之上,一叶扁舟为卧柳所阻,横于水滨,这些景物不免勾起诗人对昔日栖迟山宅、徜徉山水的怀想。“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第四联展示山宅风貌,明写“鸟散”,暗传人去屋空。“云披涧户斜”是自然景物,又是今昔所同。“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这是诗人对山宅的认同,山宅既不负旧主,主人亦不负旧宅。此行像偿还了一笔不大的宿债,得到的是一种恬静的满足。
五律至初唐定型,常格是五言八句,中间二联对偶。超过十句,中间三联对偶的后世称为排律或长律。杨师道的《还山宅》是排律无疑,它不仅中间三联对偶,而且首尾两联也对偶;这种通体皆对的样式在初唐前期比较多见,优点是具有一种整饬华赡之美;缺点是显得单调板滞,反映了这种诗体未臻成熟的面貌。《还山宅》不仅对属精研,如以“无行径”对“正落花”;而且寓意丰富,如以“扫幽石”对“碍浮槎”,通篇有一种从容不迫的韵致,形式和内容结合得较好。(杨军)
杨师道为人清警有才思,工于诗歌,并善为草隶,每逢名士宴饮集会,常作诗以自娱。唐太宗十分欣赏他的诗,常常吟诵叹赏。一次宴会上,唐太宗有意试探他的才华,说:“听说你每次酣饮之后挥笔作的诗都非常精彩,如同前日就已准备好的一样,今天你也随兴作一首给朕看看吧。”不一会儿,杨师道就写成了,不做一字修改,文采粲然,于是满座叹服。
选自四川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