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操办红事、白事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愈演愈烈的攀比风,不但造成了巨大浪费,还给群众造成很大负担。而在晋城市,就有这么一个乡镇,在移风易俗上能让全镇百姓毫无例外地按一整套规范有序的新模式统一施行,遏制陋习,移风易俗。这就是晋城市高平市三甲镇。(5月31日 中国文明网)
评判农村美不美,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是外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即外在美;二是内化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即内在美。两个标准结合起来,才能评定一些农村地区的发展是不符合美丽乡村的要求。
但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过度重视外在美,以至于忽略了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培植,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没有实现同频共振。于很,很多固有农村陋习得以存活并延续,而新的陋习又会产生出来。在很多地方,农村陋习已经或或少地成为社会发展的短板。
在很多地方,陋习已经成为农村治理的短板。“富而好礼”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但诸多陋习的存在,让农村发展的方向偏离美好的轨道。以“重男轻女”的陋习为例,虽然在很多地方这种观念已经大为改观,但在一些中西部农村仍然有残留,这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农村男女比例失调。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其张罗相亲事宜。而且另一个非常恶劣的现象就是天价彩礼,因为女孩子少,所以家长们就不断地抬高彩礼的价码,除此之外,还要有楼房,要有车和存款。这些陋习的滋生无疑给农村治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它正严重腐蚀着农民的淳朴和农村的善良。
去农村陋习,当以“内修”而求“外治”。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是穷一些,但这并不是我们为求富裕而不修内心的托辞。对陋习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瓶颈,美丽乡村的梦想也只能止步于表面。环境优美,物产富足,精神上亦要思治。而且很多时候,修整内心会带来一个人整体风貌的改变。懒惰、铺张、攀比等心态的存在,归根到底是因为价值观的偏离,是内心不美的外化表现。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培育健康的生活情趣,打造外美内秀的新农村,才能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才能留住乡愁,建成真正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徐云方)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