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听水斋写了一副对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相当准确地概括了陈宝琛身处听水斋的心境。
陈宝琛对听水十分痴迷,他“尚嫌石鼓泉声细,洗耳时来就壑雷”,来到永泰小雄山,“无意溪行讨得源”,在元代王用文(翰)“友石山房”遗址,其子孟敭(偁)读书处,建听水第二斋。陈“得其地、支桥渡涧,面瀑筑室三楹,方亭前凸,益与瀑近”。小雄山以瀑布称胜,其瀑曰龙潭,泻于二水之间,长十余丈,自山上观之,宛若游龙。时为1908年,陈61岁。“其地幽潭密竹,面对飞瀑,声如壑雷,较之鼓山为尤胜也”。(张允侨《闽县陈公宝琛年谱》)他作《听水第二斋落成幼点、嘿园同赋》四首纪其事。他嗟叹自己“平生事事蹉跎过”,但“犹及衰残筑此墩”。他还芟去竹间杂草,以俟笋生,戏谑地说:“此君颇亦伤芜秽,及取新萌莫等闲。”他嘱咐幼点、嘿园(黄懋谦)“君去城中莫浪传,此间与俗本无缘”,他追求的是超凡脱俗、皈依自然的境界。“晓雨既晴宵又月”,“天公于我故无猜”,为此,感到十分欣慰。六月十四日,他陪同几个学生来到听水第二斋,作“小雄山斋”诗二首,认为“吾斋寄人外,语笑思破静”,“美竹山所同,天与苍璧靓”,“嬉娱随所欲”,“水气泛虹影”。他描写听水第二斋周遭的美景云:“非吾爱听水,山好恒在溪。载月昨来处,披丛入幽蹊。滩石故迤坦,滑緻无纤泥。迴湍渟成渊,鉴人若玻璃。……”中秋节前夕,他携全家来此泛舟赏月。作《八月十四夜携家泛南溪,晨至小雄山斋,晚归诗以纪之》三首:“空谷招人是玉龙,南溪山好一重重。几回载得中秋月,半夜浮家看兔峰。”(其一)“清泉美竹皆吾素,儿女惊欣色色新。满髻山花村里媪,却来隔岭看夫人。”(其二)“亭午蜻蜓信雨征,登鲈幸及未云兴。翻因借得南风便,落帆江楼正上灯。”(其三)他全家夜行南溪,晨至小雄山斋,秋月、峰峦、溪流、清泉、美竹,使儿女们欢欣惊喜,村里的老太婆发髻上插满山花,翻过山岭争看他的夫人。多么淳朴!充满了人情味。中午,蜻蜓翻飞,这是下雨的征候,他们及时上了船,“借得南风便”,到螺洲家,“落帆江楼正上灯”。他拍摄了听水第二斋的照片,于1909年2月,奉召入京时拿给同乡好友林纾看,林纾倾羡陈宝琛“优游于林泉”,福建之山水,若专于其一身。林纾作《听水第二斋记》凭照片悬想其胜景,慨叹“山居之乐,宁有穷欤”?陈宝琛入京后,仍为福铁公司驻京经理,为续筹股款事,请假两个月回籍规划,1909年他特意抽空去了一次“听水第二斋”,未遑留宿,匆匆即去。这是他最后一次去。1921年12月,其夫人王眉寿卒于螺洲里第。翌年春,陈宝琛乞假归葬王夫人,没能再去“听水第二斋”。这最后一次去,他写有《谒假过家,入小雄山,留题听水第二斋》,诗中写到“山人被官捉,山水跃过屋”,岩崩了,“压倒数行竹”,“溪沙或改道,岸蹊歘成谷”。但瀑布依然如故,“独有千仞崖,长悬三叠瀑”,他在斋里,“坐我石床安,饮我茶灶熟”。从官场又回到了自然。“愧兹恋微禄,得归复舍去”。但他热爱听水斋、热爱自然的心意不会改变。“请留息壤盟,勿为山灵辱”。
他在京师思念听水斋,1913年,他66岁,当好友陈衍将其《雨中小雄山观瀑》游记并诗寄给他时,他和其二绝。“悬流难得雨中看,尽夺谿门作怒湍”“诗来风雨绕心魂,知是泉喧是竹喧”?他沉浸在对听水第二斋的回忆之中。“此景在山常梦见,却输归客独凭阑”。他羡慕陈衍能归去看瀑,而他却只能在梦中见到了!“听水第二斋”成了文人雅士向往之所在。1922年前后,闽派诗人何振岱(1867 1952)游小雄山,并宿于“听水第二斋”,作《游龙潭宿听水第二斋》,诗中云:“龙不蛰于潭,飞挂丛竹里”,“长吟不断云,更吐无尽水”。瀑布飞挂丛竹,奔腾飞泻,溅起无数水花。“竹身洗更绿,山气凝欲紫”。水花把竹子洗得更翠绿,空气也更清新了。夜宿听水第二斋,“大风震楼几”,“万壑助之喧,百虫绝于耳”,风声、水声、虫声汇成一曲宏伟的交响曲。“平明穿竹去”,“闻声犹十里”,第二天黎明,穿过竹林,十里之外还可听见巨瀑的声音。景色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陈宝琛既乐山,又乐水,这就是他心静、长寿的奥秘所在吧。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31泉州市委文明办领导到泉港区慰问困难美德少年
- 2016-05-31湖里街道“五到位”加强塘边市容综合整治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 2016-05-31鼓楼区召开5月份文明城市建设测评工作部署会
- 2016-05-31永安市文明创建新亮点 “步出健康群”徒友数百人
- 2016-05-31文明创建暗访团分赴厦6区捕捉不文明镜头:绿地被占用 店招有点乱
- 2016-05-31让文明播洒在园区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