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旗杆厝
是厝乃清代六都(今坂东镇)黄登京登道光丙戌进士后竖立旗杆与祖居前而得名。旗杆厝位于六都新壶村,墘西自然村,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背枕文泉山,(亦称李山)面览六都洋,坐南朝北,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主体由主厝和横厝构成,土木结构二层半。正厝中轴由外及里依次为回照、(倒座)门厅、天井、书院、(厢房)正座、后座;(厨房)横厝位于正座东西两侧。正座面阔七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梁架。主座两侧夯土风火墙高出屋面,起伏跌宕,雄伟壮观;屋脊脊背作蓝地彩绘花草图饰,古朴典雅,燕尾翘脊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闽清地方建筑特色。
在厝的正面前埕左右,立有两块彰显进士功名的旗杆碣。碑碣通高2.2米,分作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底座,由四块长1米、高0.8米的青石围成竖状,上部竖立石碣。整个石构显得敦实大气,而这种制式在我省则较为少见的。在正门的门楣上悬挂一块“进士第”牌匾虽仅是复制品,但仍然能够想像几分的荣耀。根据旗杆厝的人讲,旧时,在正厅梁间设有“诰封桶”,桶为长方形竖式,其上雕刻双龙戏珠,生动传神,内藏圣旨一卷,可惜“文革”中遗失,如今没有人能够讲出书写的内容了。但据志书所载,黄登京,少聪颖,好读书,遵庭训,志宦途。登嘉庆癸酉拔贡,连捷举人,道光丙戌进士。被选授四川长宁县知县,后拣发江苏溧阳、阳湖等县知县。黄登京每每在任上,勤政爱民,政声卓著。尤其是他在调署清溪两年后复檄召回长宁任上时,清溪士民攀辕饮泣,设祖帐与百里处,其慈祥恺悌之意蔼然流露。晚年乞假回,两袖清风。由此,可以想像,道光皇帝当年下旨的内容应是对黄登京功绩的褒赞之词。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年代后,在正厅增添了一幅出自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仙亲笔书写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的楹联。楹联不仅装饰了旗杆厝,更道出了旗杆厝后昆秉承祖德家训,励精图治的拳拳之心。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