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广阔】 目标牢牢锁定“非遗” 竖灯篙,送王船。昨天,不少人看的是热闹,但也有一些目光敏锐的人,从多个细节中看到这一宝贵民俗文化登上世界舞台的铿锵脚步。 实际上,早在201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闽台送王船”民俗文化就赫然在列。而后村的“送王船”,也同样把自己的目标,牢牢地锁定在“非遗”上。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主办方在原有的传统王醮仪式上,特别增加了祭拜岳王爷的祭典仪式。据介绍,祭礼是儒家的庙堂之礼,也是儒雅的传统文化之一,此次恢复祭典仪式,遵循古礼,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升华。 除了大陆主祭人以外,昨天出现的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的主祭人的身影也格外引发外界的关注。各地共同祭拜岳王爷,即使在此前的世界范围内也并不多见——海峡两岸、海内外一家亲在这里得到了生动诠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乡情共联的时代特征也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民俗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延续多年的后村送王船,第一次留下马来西亚的印记,在2013年马六甲送王船成为马来西亚非遗项目的基础上,今年2月开始,厦门和马六甲开始着手共同推进中国马来西亚的送王船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送王船已成中马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渠道,而2016年后村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也在两国的“申遗”之路上留下闪光的一笔。 “竖灯篙送王船不仅作为一种文化印记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后村人的心里,也是维系华人华侨的一种特有的乡愁。”在翔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书东看来,举办民俗文化节,就是要深挖社区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文化引领社区的共同缔造,让社区中正面、积极的文化力量来引导居民,推动社区的健康发展。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遗产,一定要好好地传承。”现居台湾新北市的郭福全昨日特地赶到家乡后村参加灯篙王船民俗文化节,他说,岳王爷 “一身正气、忠孝仁义”的风范是后村的乡风,也是全社会都该继承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厦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