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资讯 > 正文
同安举办首届国际朱子文化节暨厦门(同安)朱子书院开院仪式
http://wmf.fjsen.com 2016-05-23 11:11:2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全球首座实质性运行的朱子书院开放

厦门(同安)朱子书院位于同安县衙旧址,占地600平方米,共分三个部分,前侧为门头小院,中间主体部分为书院讲堂,后侧为“高仕轩”馆,散发着浓郁的闽南风格。据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考证,当时朱熹就住在县衙西北角的主簿廨(主簿办公室)。

据了解,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同安市民提议将同安县衙旧址改造提升,用于市民休闲、文化活动。同安区委、区政府顺应民意,推进同安县衙旧址改造工程。为了“纪念朱熹主簿勤政爱民之德,追忆朱子兴贤育才过化之功,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共同精神,承传朱子之言”,同安区委、区政府翻修了“高士轩”基址上的县府旧食堂,筹建朱子书院。

“今后,朱子书院将用于讲学、讲座和市民举办读书休闲活动,并作为同安区级社区书院总部。通过朱子文化节和朱子书院这个平台,我们希望能继承和弘扬朱子文化,助推同安文化繁荣发展,全力打造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同安’。”同安区委书记黄国彬说。

本次活动上,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中国书院学会会长朱汉民教授、台湾知名学者朱高正教授等13位专家被聘任为厦门朱子书院首批学术顾问。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同安歌仔戏《朱熹点化鳄鱼精》演出、传统民俗游园、专家与市民代表共走朱子之路探寻先贤足迹、朱氏宗亲会纪念先贤、公益演出与音乐会等活动。此外,对朱子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朱熹后裔还围绕朱子家风家训、朱熹首仕同安对朱子闽学的重要性、朱子闽学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展开演讲、研讨。

近年来,同安立足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主打“文化牌”,日前同安专门推出两条朱子文化旅游线路,让市民游客寻找厦门的“文化之根”。包括朱子书院、梵天寺文公书院、孔庙苏公祠、北辰山等朱熹在同安的遗迹,将朱子文化串联起来,让市民游客“跟着朱熹游同安”。

从5月19日起至6月20日,同安还将举办连续一个月的“文化同安”系列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包括银城珠光禅茶文化系列活动、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讲座、摄影讲座、荧光·沙滩音乐节、纪念苏缄诞辰1000周年暨芦山堂《家风家训》研讨会等。

(木易 杨心亮 余雪燕 郑素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5-22涵江: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月”活动 营造安畅文明交通环境
  • 2016-05-22福清市召开文明旅游工作联席(扩大)会议
  • 2016-05-22永安:创新推进“三办联考” 文明城市“管理有招”
  • 2016-05-21湖里区志愿服务工作 让中央文明办代表感到很振奋很自豪
  • 2016-05-20中央文明办赴鼓楼区调研志愿服务工作
  • 2016-05-20中央文明办调研组赴厦门考察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情况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