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江苏省委、省政府授予谢秀荣等667人“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与以往不同,今年表彰的劳模中有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先进代表。此外,今年江苏还将首次开展“江苏工匠”评选。
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先进代表获得劳模荣誉称号,既是对这些立足本职工作建功立业者的褒奖,也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倡导。众所周知,“工匠精神”不仅是创造世界著名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结构升级、占领中高端消费者市场的关键所在,还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也因此,培育注重细节、一丝不苟,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共识。
问题是,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但培育“工匠精神”却非易事。相比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我们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对于产品的要求不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而是粗糙马虎、见好就收。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成了“山寨”的代名词,国人也不信任中国产品质量。这既让我们的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也阻碍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步伐。
“工匠精神”不彰,有很多方面因素。比如,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太快,机会太多,企业无需关注产品细节,产品即便质量低下也不愁销路;在一些国有行业和垄断领域,由于缺少相应的市场竞争,企业只管按照计划生产,不管销售和服务,不把产品质量、消费者需求等放在心上。不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缺少鼓励“工匠精神”的制度和文化。
在传统观念中,作为“工匠”的蓝领,不管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要低白领一等。一些“工匠”即便工作再出色,上升通道也非常有限。比如,技校生不能考公务员,很难进入管理层。年轻人去职业学校学技术、将来做技术工人或“工匠”,几乎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随之而来的,是缺少“工匠”和技工的制造业企业只能在产业链低端生存,明知产能过剩却无力转型升级。
江苏对具有“工匠精神”者予以表彰并评选“江苏工匠”,抓住了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培育“工匠精神”需多方合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拓宽其职业上升通道,试行年薪制、股权制等,让他们能够拥有与其工作相匹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应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的文化氛围,让“工匠”也能享有职业荣誉感;还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体系的规范和管理,严格惩处造假、山寨、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决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从而倒逼企业不断培育或引进“工匠”,提升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宋广玉)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