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演出风格
柘荣布袋戏表演基本上可分为前场和后场,前场是舞台部分,观众可看到木偶在舞台上的表演,后场包括锣、鼓、镲、钹、二胡、唢呐等乐器,后场的配乐、口技表演与前场文武剧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板演出,是布袋戏的精髓所在。
柘荣布袋戏的传承着重在布袋木偶的操纵技巧与音乐搭配,对于演出的剧本大多是以口耳相传,因此布袋戏的传统剧本保存较少。剧本以古书、演义小说等为主,特别是以章回小说改编的戏(通称为“小说戏”,也称“古书戏”)为主要剧目,大体上分为“历史戏”和“剑侠戏”,“小说戏”又细分为办案为主的“审堂戏”或“公案戏”,如《包公案》等。总的来说,柘荣布袋戏的剧目非常丰富,有生旦戏、武打戏、宫廷戏、审案戏、连本戏和折子戏等等,大都是一代一代承袭下来的传统剧目,主要有《说唐》《说岳》《白蛇传》《水浒传》《七侠五义》《陈三娘》《封神榜》等。近年来,柘荣布袋戏艺人还自编了一些与形势相结合的戏目,如宣传计划生育、防火安全等。一般戏师傅都能表演六七十本戏目,每本表演三四个小时。柘荣布袋戏音乐曲调为温州和剧,音乐曲调和唱念对白的声腔贴近方言,十分口语化,深受群众喜爱。
无人传承的尴尬
柘荣布袋戏是中国木偶戏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民间气息,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对丰富中国的木偶戏、布袋戏有一定作用,同时对研究中国木偶戏和闽南、台湾布袋戏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已经年过花甲的郑运德,现在每天都在忙着寻找柘荣布袋戏的传人,他说,学习布袋戏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吃苦精神。据介绍,布袋戏艺人在熟练掌握乐器演奏的基础上,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练手法、口技,练四肢协调能力,背剧本,如果一个月不训练,技艺都会荒疏,这种苦不是常人能承受的。而且,布袋戏多在乡村演出,因此布袋戏艺人的收入不高,郑运德一年到头走村入户演出,年收入却不到8000元,还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多,因此想学布袋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整个柘荣如今能熟练表演布袋戏的艺人只剩下二三十人。
我们就此采访了柘荣县有关部门。据了解,柘荣县政府高度重视对柘荣布袋戏的保护工作,2005年初成立了“柘荣布袋戏展馆”,使得布袋戏活动日常化,促进民间艺人之间的交流和创作,使柘荣布袋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娱乐出现了多元化,柘荣布袋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加上一些有造诣的布袋戏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使得布袋戏绝技后继无人。
袁承木说,有关部门对柘荣布袋戏目前所处状况采取了一些抢救措施,比如,以文化馆为主要培训阵地,每年举办布袋戏艺术培训班,同时采取资助扶持手段,鼓励民间布袋戏老艺人带徒授艺。同时,将民间布袋戏艺术作为技能课程列入柘荣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计划,开设布袋戏兴趣小组,并组建民间布袋戏剧团,改革布袋戏演出方式和内容,以此推动布袋戏艺术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使柘荣布袋戏得以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11厦门打造“文明行为示范街” 营造公共文明氛围
- 2016-05-10惠安“六举措”推进2016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05-10惠安抓47个项目促文明城市达标提升
- 2016-05-10鲤城区“四个一”全面提升职工文明素质
- 2016-05-10城厢区学校“快、准、细、稳”开展季节性安全文明工作
- 2016-05-09青年应强化自身“文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