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宫坐北朝南,由正殿、大王殿(即总管殿)及天后宫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正殿前建门亭,巍巍然于高台之上,两侧砌石阶供拾级踏步。亭中雀替悬钟,样样精细。朱门槛窗上浮雕花卉与系列人物故事。穹顶凿三方藻井,正中椭圆的,绘刻“双龙戏珠”,左右拥卫着“丹凤朝阳”,作四方形;一工一笔均极优雅秀美——消沉归消沉,“王气”仍不可或缺。
行宫何以变泰山宫?1276年,南宋行朝撤出林浦村时开仓放粮,让全村人饱食了三年。不惊民不扰民,反有惠于民,百姓铭感,而浩气磅礴的抗争历程与宁死不辱之气节,更激励千秋后代。宋亡,林浦人于元元统二年(1334年)以行宫为社庙,塑南宋君臣像,奉香火,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并传承这番渊源。后为避元忌,改称“泰山宫”,所祀者均以神代人。元灭,即恢复原神主、沿泰山名至今。故正殿多见“泰山神文化”的痕迹:诸如“嵩岳岱宗”、“名本天孙、德侔青帝”的题刻。其实,说奉祀的就是泰山神也未尝不可,不是有“重于泰山”一说吗?人神合一,在百姓心中本无差别,“天灵镜海”、“敬神如神在”,这些牌匾都在无声地烘衬泰山宫的庄严肃穆,昭示神明应得的敬仰。殿内除主神宋高宗赵构、爵主赵昰及赵昺的塑像外,要数戏台最为惹眼。台周围饰的金箔画“三国演义”,正契合神庙主旨。环刻封神榜人物的巨大藻井,华丽且具纵深感,更显得戏台高大,想来每年演大戏时,唱腔锣鼓也尤为铿锵激扬。
大王殿比正殿简朴,然所供之“宋末三杰”却不由人心中一凛。陆秀夫居中而坐,目光淡然悠远。一向“讷于言”的宰相,在1279年那个风雨如晦的黄昏,绝望而毅然地“敏于行”,背负幼帝纵入南海的万顷波涛,为赵宋王朝画上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句号。这便是文天祥么?一张白净俊秀的书生脸,犹带儒雅文弱,不料竟是铁骨铮铮。魁占鳌头的状元郎啊,多少锦绣文章最终都凝成一首《过零丁洋》、一首《正气歌》,从此名标虎榜,丹心熠熠,映照汗青七百年而不灭。名将张世杰一袭战袍,双眉轩昂,虎目焦灼,是否还在茫茫海上苦寻朝廷的最后一线生机?他没有辜负作为一名将士的荣誉,虽有刚愎之嫌,但忠贞贯日不容置疑。
正殿右侧的天后宫供天上圣母、海上女神妈祖。据说该殿原祀杨太后,几时改祀天后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11厦门打造“文明行为示范街” 营造公共文明氛围
- 2016-05-10惠安“六举措”推进2016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6-05-10惠安抓47个项目促文明城市达标提升
- 2016-05-10鲤城区“四个一”全面提升职工文明素质
- 2016-05-10城厢区学校“快、准、细、稳”开展季节性安全文明工作
- 2016-05-09青年应强化自身“文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