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古道,
红军从这里走出
小小一个澳柄村,却有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历经800多年风雨的澳柄桥,另一处就是澳柄宫革命旧址。1929年夏天,红军207团成立时,驻扎的地点就在澳柄宫。
澳柄宫与澳柄桥相隔仅十余米,两者的关系也“亲如兄弟”。倡导兴建澳柄桥的隆树法师,在宋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圆寂,他生前在当地筑桥修路、扶危济困,深受当地乡民敬仰。他圆寂的次年,乡里百姓为了纪念他,专门兴建了一座崇明堂,奉祀隆树法师为开山祖师。清乾隆年间,崇明堂扩建成宫宇——澳柄宫,并取雅名为昭惠灵宫。
“澳柄宫能驻扎、不扰民,而且靠近进出山区的必经之路澳柄桥,活动范围能达到莆田、仙游、永泰三个县,所以红军207团成立时,在澳柄宫扎营。”站在红军207团旧址陈列馆的展厅里,陈其昌向我们介绍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207团是由分散的游击队扩编组成,第一批有50多名红军战士,团长黄琬、政委陈天章。”令人痛心的是,在敌人围剿时,由于寡不敌众,团长黄琬不幸受伤被捕,惨遭敌人杀害。虽然团长不幸牺牲了,但207团的红军战士们毫不退缩,一直和敌人坚持斗争。
陈列馆内,还留下了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枪炮、军号、梭标、大刀以及伴随红军风餐露宿的马灯、草鞋等革命文物;陈列馆外,一块笔直矗立的巨石上,“闽中第一枪”五个字苍劲有力——时光回到1929年夏天,红军207团成立后,在澳柄桥设了哨卡,得知敌人前来围剿的消息后,在澳柄岭头组织了一次反围剿战役,缴获了敌人几十支枪械,打响了闽中革命第一枪。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红军207团踏着古驿道北上抗日,澳柄村依然保存着革命的火种,并最终和红军一起走向全国解放的胜利。这段艰苦的岁月,为历史悠久的澳柄村增加了一份鲜红的革命底色,让澳柄村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莆田市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05解读厦门文明城区创建的高分密码:创品牌解难题
- 2016-05-04沙县举办“成长、感恩、责任、梦想”2016年18岁成人仪式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签名践诺活动
- 2016-05-04台江居民自发成立“邻里互助协进会”构建文明和谐邻里新风尚
- 2016-05-04武平文明办主任深入象洞镇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创建
- 2016-05-04湖里区兴华社区推进文明创建信息化建设 实现高效创建
- 2016-05-04福建绿色发展:从生态省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