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旅游观光礼仪
一、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二、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或举行喧哗的聚会,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三、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第二节出入境礼仪
一、出境手续: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出境时,一般须履行以下检查手续:卫生检疫:出国人员在出境时,须向卫生检验检疫部门交验黄皮书(即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如前往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疫区的国家,还必须提供《健康证书》。
海关检查一般要询问一下有否需申报的物品,如需申报,应填写携带物品出境申报单,必要时海关有权开箱检查所带物品。各国对入、出境物品管理规定不一,一般烟、酒等物品均限额放行,武器、毒品、动植物等属违禁品,未经特许不得携带出境。
行李托运及领取登机牌:出国人员将要托运的行李通过安全检查后,办理托运手续,领取登机牌。
二、入境手续:出国人员到达出访国家机场,入该国境,需办理以下手续:边防检查:很多国家由移民局负责这项工作。出国人员将入境登记卡(有时在飞机上填写)、有效护照等交给边防检查人员予以核查。
海关检查:各国海关对外国旅客或非当地居民的检查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
1.免检。如西欧一些机场在海关处写明“不用报海关”,或者在海关处根本无人办公。
2.口头申报。不需要填写海关申报表,过海关时,海关人员只是口头问问带了什么东西。
3.须填写海关申报表,但在通过海关时,海关人员也只是口头上问问是否带了海关所限制的物品,很少开箱检查。
4.须填写海关申报表,通过海关时还要开箱检查。
第三节住宿礼仪
在宾馆饭店住宿要注意不妨碍他人。出入自己的房间要轻声关门,也不要将房门大开。最好不要站在走廊里交谈,更不要窥视陌生人的房间。自己休息时,可以在门外悬挂“请勿打扰”的牌子。
在客房内可以穿着睡衣、内衣和拖鞋,但在大厅和餐厅等公共场所,一定要换上相应的服饰,以免失礼。应该多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减少梳子、拖鞋等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毛巾、浴巾如果仅仅使用了一两次,可以晾干继续用,而不要服务员天天换洗。我们要爱护客房内提供的设施和物品,有的旅客临走前,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甚至用毛巾或者床单擦皮鞋,都是很不文明的举动。特别要提醒的是,退房时不应该把卫生纸、毛巾、非一次性拖鞋等物品带走。
服务员打扫房间时要主动配合,打扫完毕离开房间时,应对服务员致谢。不论是出差或旅行,有时我们都会入住一些宾馆,但宾馆并不是你的家,它只是你暂时租用的一个地方。所以有一些必要的规定和礼貌是你一定要注意的,这样才会体现你的素养。
一、在前台 想住宾馆的时候,最好提前用电话联系预约。要告诉饭店服务员准备哪天进住、共住几天、什么样的房间、申请住房人的姓名,并问清房价以及当天到达饭店的大概时间。许多饭店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留你的预订。万一你比预订时间到达晚得多,为避免被取消,就要尽快用电话通知宾馆方。另外,如果你要取消房间,有礼貌的做法是及时打个电话取消,宾馆就可以把房间租给别人了。
二、在客房 因为客房并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所以对待你租用的房间也有一个文明的问题。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在墙上乱画,不要弄脏家具的表层,用完卫生间后要清理干净。从你如何对待你的房间,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你的人品和文化修养的层次。
进出房间要随手关门。有不少人进入房间后,门虽然锁了,但门的保险链却总是忘记挂好。到国外旅游时要特别注意,即使锁好了,也要再仔细检查一下,让外面绝对打不开。
淋浴时,把围帘的下部放在浴盆里面,这就不会把水弄到外面而把地板弄湿了。若你是用浴缸,完之后,那淋浴帘的下部要放在浴盆的外面。把自己落在盆里的头发拾起来。洗发膏、牙刷、肥皂、信封、信纸之类的小用品可以带走,但不能拿走毛巾或烟灰缸,这是酒店的财产。
第四节手势礼仪
手势是体态语言之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在用手势表示数字时,中国伸出食指表示“1”,欧美人则伸出大拇指表示“1”;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2”,欧美人伸出大拇指和食指表示“2”,并依次伸出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3”、“4”、“5”。中国人用一只手的5个指头还可以表示6~10的数字,而欧美人表示6~10要用两只手,如展开一只手的五指,再加另一只手的拇指为“6”,以此类推。在中国伸出食指指节前屈表示“9”,日本人却用这个手势表示“偷窃”。中国人表示“10”的手势是将右手握成拳头,在英美等国则表示“祝好运”,或示意与某人的关系密切。
伸出一只手,将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圆圈,美国人用这个手势表示“OK”,是“赞扬和允诺”之意;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或“一钱不值”;斯里兰卡的佛教徒用右手做同样的姿势,放在颌下胸前,同时微微欠身颌首,以此表示希望对方“多多保重”;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撒丁岛,表示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手势;在马耳他,则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语。
中国人表示赞赏之意,常常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翘起小拇指则表示蔑视。日本人则用大拇指表示“老爷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在英国,翘起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的意思。在英美等国,以“V”字形手势表示“胜利”、“成功”;在亚非国家,“V”字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在欧洲,人们相遇时习惯用手打招呼。正规的方式是伸出胳膊,手心向外,用手指上下摆动。美国人打招呼是整只手摆动。如果在欧洲,整只手摆动表示“不”或“没有”之意。在希腊,一个人摆动整只手就是对旁人的污辱,那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与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交往,需懂得他们的手势语言,以免闹出笑话,造成误解。
第五节小费礼仪
许多国家均流行有顾客向服务人员付小费的习俗。小费,含有一定的礼节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着顾客对服务人员的爱护与尊重。相传,“付小费”之风源于18世纪的伦敦,当时,有些酒店的餐桌上摆着写有“保证服务迅速”的碗。当顾客将零钱投入碗中后,必得到服务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久而久之,遂形成“小费”之风。
在泰国,顾客所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是需要的。
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
瑞士的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小费。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在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
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小费之风,日趋流行于越来越多的国家。但有些国家禁行小费,许多官方服务人员遂在私下进行收费或收礼,以免有损于“文明”。这种私下收费或收礼,其价值往往高于公开的小费。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4-29省委文明办印发《2015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城区、县城)测评情况通报》
- 2016-04-29福建省文明城区测评结果公布 前六名中厦门五区上榜
- 2016-04-29平潭综合实验区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会议
- 2016-04-29福州市永泰县举行“清新永泰·文明旅游”公益骑行活动
- 2016-04-29文明出游 渐成风尚
- 2016-04-29福建省文明城区测评结果公布 前六名中厦门五区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