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健康服务 > 正文
留守儿童普遍学习不好 亟需专业心理咨询
http://wmf.fjsen.com 2016-04-12 16:49:58 苗子健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农村教师承受压力大 既要教书又要当“保姆”

转播到腾讯微博吴玉华是天台联合小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她负责一年级和学前班孩子的几乎所有课程。每天,她都要从县城家中乘约2小时的车来到这里教书。人民网苗子健摄

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在很多老师看来是很头痛的事。围仗村完全小学教师邹义旺对记者说,很多农村老人都觉得,孩子能吃饱饭就够了,其他事情都不重要。这使得他们常常把老师们的嘱托当做“耳旁风”。

老师们的嘱托包罗万象,如要求必须看着孩子把作业“做满了”;叮嘱不要看肥皂剧,多看新闻节目;不要让孩子晚于9点睡觉。但最主要的是反复告知监护人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

“这几年村里发生过两三起意外事故,都与监管人的疏忽有直接关系。”邹义旺告诉记者,有个孩子在暑假时由奶奶带去种地,中途溺水身亡;还有孩子在家吃饭后发生食物中毒。

跟留守儿童家长打电话也常遇到难题。张新锋说,有一次他发现班上一名留守儿童有自杀倾向,给孩子父亲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好不容易接到后却说“不碍事”。这种情况不止出现一次。

在寄宿制学校里,没有专职的生活老师,而是由任课老师轮流值班,与寄宿生一起住校。在大石头初级中学,每晚都有老师巡查,每位老师每月需要值班4次,津贴为每月20元;而在围仗村完全小学,值班老师需要没有任何津贴。

邹义旺向记者介绍值班时承担的主要工作:在操场看护进行课余活动的孩子的安全,自习课前辅导功课,自习时看守学校大门,下自习后安排学生洗澡、睡觉,半夜起床巡视一次,早上6点打开学校大门。

“很多乡村学校的老师们已经在扮演保姆的角色。”在成巧云看来,这不仅承担了很多本该由留守儿童家人应该承担的事务,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她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学生辍学最大的原因并非贫穷,而是学习成绩不好。教师应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这项本职工作。

这些农村教师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相比之下,职业地位却每况愈下。

《农民日报》近期刊登的一篇评论指出,在西部某偏远地区乡村,留守儿童对乡村教师有一种“瞧不起”、“不屑”,甚至“鄙夷”的态度。这种扭曲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所看到的乡村教师地位低、待遇差的尴尬现实。

“农村教师评职称很困难,分配的名额很少。”有农村教师向记者反映,有的老师到60岁也评不上“小高”,而且评职称不是看教学能力,评选过程不透明、不公平。

邹义旺对记者说,家长们习惯于让学校和老师背负全部安全责任,又不认真对待老师们的要求,这让他感觉身为农村老师“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张新锋也认为,教师已经做了太多本该由父母做的事情。他认为,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仅靠学校和老师不够的,需要家庭、政府、社会一同努力。特别是家庭教育要真正做到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