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父母问,我的孩子怕黑,怕“怪物”,怕大一些的声音……并为孩子的“害怕”表现而发愁。
是人都会有怕的时候,或怕的东西。孩子因为比较弱小无助且应对经验不足,可能会比大人更多地体验到“害怕”。比如,他们会怕黑、怕小动物、怕自己一个人独处……每个孩子害怕的东西都不尽相同,父母需要多留心观察、多与孩子沟通。我们陪孩子去跟他的“害怕”待一会儿,帮孩子解释他们所不了解的事物真相,多陪孩子尝试新鲜事物,一般孩子们的“害怕”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但要提醒的是,在面对孩子的“害怕”时,所有父母需要留意两点:
一、不要随意给孩子扣“胆小”的帽子,而是给孩子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允许孩子“害怕”
恐惧是有好处的。完全没有恐惧的人,他可能早已不在这个世上了,因为他失去了一个最强大的出自本能的护身符。
心理学研究早就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的六种基本情绪包括:高兴、恐惧、愤怒、悲伤、惊奇和厌恶。可以说,包括恐惧在内的这些基本情绪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且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
所以,父母切不可因为孩子害怕某物、某事、某人而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害怕一样东西是正常的,害怕“害怕”,才值得担心。
二、不要认为诱发孩子对某事/人/物的恐惧
不少时候,孩子们的“害怕”是人为诱发的。一个世纪前,行为主义学家华生用实验告诉了我们这一可怕的真相。
在这个实验中,华生将小老鼠放在孩子的面前,同时在孩子的背后敲击物体发出响声,结果导致孩子恐惧反应的出现。多次重复之后,他们又分别在孩子面前呈现兔子、毛绒面具等,结果孩子在看到这些物体时也会出现恐惧反应。
华生因为这个试验备受世人诟病,不过这个实验也给大家带来很多启示。如,人们在习得某种行为的同时,可能会习得当时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并条件化到今后的人、物和环境中去。正如我们很多人都曾因为幼时的某个痛苦经验(溺水、被咬或者从高处跌落),而在成人后不自觉地对某一事物做出下意识回避那样。
了解了这些,我们可能就会对孩子出现的恐惧情绪和行为有更多的理解,也会更注重对孩子当下情绪的关注和疏导。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避免做另一个“华生”,人为地诱发孩子对某事/人/物的恐惧。
当然,并非所有的恐惧和害怕都能找到根源,且从进化来看,恐惧也不全是坏事,它有其积极的一面:能保护人类对未知的警惕和做出或逃跑或应对的反应。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恐惧情绪和反应,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孩子恐惧/害怕时,给予孩子积极的支持、保护孩子。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无论如何请记得—你的生命可以变得更美好,你的孩子也会因为你而成长得更健康!如何通过学习,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