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在我这里长期咨询,孩子上二年级,有些逆反、倔强,常和妈妈闹别扭。我感觉妈妈在理解尊重孩子方面有些问题,所以向她推荐了几篇博文。她看到我博文中的一些论述迷惑不解:听孩子的话,孩子就会听你的话;和孩子商量,孩子就会和你商量。所以,就几个具体例子请教我应该怎么做。
“比如孩子学校门口有不少卖小吃的,卫生状况一般不是很好。孩子每次都要求买着吃,我不想给她买,不同意她的要求。孩子的嘴就撅起来了,生气了。有时迫不得已,买给她一次,下次还是这样。再比如现在天凉了,孩子想吃雪糕,这对身体不好,我不同意,她也会不高兴地缠着我要求买……这些时候应该听孩子的话吗?”
其实听孩子的话,并不是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面对孩子的要求,只要不是危及安全、严重影响健康、影响他人、破坏环境的,都可以适当满足、适当拒绝,而不是断然拒绝。
比如孩子想吃小吃,虽然从卫生、营养的角度来看不是太好,但是一周吃一次或者两次问题也不是太大。所以,可以和孩子商量,我理解和尊重你的愿望,偶尔想吃也可以,但只允许一周买一次(先说好,再说不)。因为这已经比以前的完全拒绝有了进步,孩子可能会愿意接受这个约定。自己同意的约定,无论怎么讲,对她还是有一些约束力的。如果她买了一次后还要求吃一次,有时也可以答应她,参考“我的“规矩”制定和执行都有弹性”。只是同时提个要求:这个星期再也不能买了。(先说好,再说不),她一方面觉得已经“沾了便宜”,另一方面自己觉得确实不该再要了,可能就不会再提要求。即使忍不住再提,因为已经理亏了,所以拒绝她,也不会生气,可能就轻松接受了。
这样,先听了她的话,她也会相对乐于听你的话(对她的约束);因为你不是一概拒绝,而是愿意和她商量,她也会觉得商量有用,而逐渐习惯于和你商量。孩子也不愿意用倔强、逆反、对着干这种方式和父母对抗,这其实也会让她不舒服。而以前,你一概拒绝,她不得不用这种逆反的方式来达到要求,因为她发现好好商量不行,只能发火、倔强、对着干才能达到目的,自然就习惯于逆反了。也是不得已为之啊。
秋天吃雪糕这个问题,她想吃的时候,可以答应买一次,但同时对孩子提出尽量少买,不要随便提这个要求。孩子可能就会通情达理地答应,也比较好执行。
妈妈说:确实适当满足她之后,孩子还是好商量的。上次本来答应买一元的雪糕,我同意了。孩子后来想买两元的,我不同意,孩子也没说啥,平静地接受。看来,大人不无理了,孩子也学会讲理了……
过了一些天,妈妈告诉我:这样执行下去效果不错。孩子一般也就一周要求吃一次小吃,不再为这个事情闹别扭了,亲子关系从此少了一个不愉快的矛盾因素。又过了一两个月,回访此事时,妈妈说虽然孩子有时会“耍赖”,约定好买几次零食,有时还会再要求买。但是因此而产生的冲突大大减少,而且有时满足孩子零食要求的时候,孩子会非常高兴,说:妈妈,我太爱你了!一点小小的满足,就会让孩子那么高兴。
面对孩子的要求:
说“不”,孩子不高兴,闹,不得不答应。孩子从中领悟到:闹管用,商量不管用 。
说“好”,孩子高兴了,觉得商量管用,不需要倔强、闹。这时再约束他,说“不”,他觉得可以答应,而且觉得已经占了“便宜”(受到了尊重),也“心虚”,所以,就较容易地接受“约束”。
面对孩子的要求:先说好,再说不。
一位妈妈的留言:这篇日志讲的方法,非常实用,我深有体会。我女儿原来就是见什么要什么,我都会严辞拒绝,我只会给她买大人认为很适合小孩子的东西,但是这些孩子不一定很喜欢,或者说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愿望,于是孩子就开始想办法闹。我时常苦恼,有时候不得已答应孩子要求,有时候弄得母女很不愉快。后来我和维尼老师交流了这种情况,起初我没领会维尼老师的建议,不过后来我试着去尝试,适当满足,遇事商量,我发现女儿像变了个人似的,感觉特遵守诺言,特懂事,特有自制力。
另外一位妈妈说:
以前对待孩子的方法也是说一不二式的,觉得不能将就,特别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自以为对孩子要求严格,其实是事与愿违,增加了孩子心理的饥渴和逆反,有段时间小家伙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抓人,后来发觉自己的方式有问题,就尝试遇到问题跟孩子多解释,多满足孩子要求,刚好,最近看了老师的博文,实践一下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先说好,再说不”,这样用起来更系统,更有条理,顺着孩子一下,同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孩子一般都会爽快答应,这就好像是以心换心,感觉孩子有时候比大人更善解人意。反思为何以前都是断然拒绝孩子,那是因为我都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我固有的理念来要求孩子,看来嘴上天天喊着与孩子“平等”,做到还真是另外一回事。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