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3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宣传推选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候选建议名单”公布,其中入选“最美志愿者”的有北京昌平区拯救修复老照片志愿队骨干袁宝钧、天津益新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志愿者姚亮、河北邯郸市丛台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王冀宏、广东惠州市志愿者救捞队负责人赵喜昌等100人。
在这串长长的“最美志愿者”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志愿者名字,也从媒体和网络上读到他们志愿服务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各地,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着的每座城市,像这样的志愿者不计其数。他们中有的还在岗,有的已退休,有的是党团员干部,有的是外来务工者,上至耋髦老人,下至青少年学生,无论男女,皆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己任,以志愿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人生最大目标追求,在随时随地的“我志愿,我服务,我奉献”中为社会培厚文明,为他人温暖身心,为自己充实生活。他们活跃在全国城乡的忙碌身影,如春风春雨,润泽一片片郁郁葱葱;如夏日树荫,憩息一颗颗燥热的心灵;如累累秋果,丰盈一个个日子;如寒冬碳火,温暖一个个归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丽风景。志愿之美,璀璨中国;服务之美,温暖如春;奉献之美,成就梦想。
在这里,每一个上榜的“最美志愿者”,都堪为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道德模范和我们身边的城市好人。他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来自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其中还有离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他们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成为一个志愿者,无不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一如赵喜昌这样的志愿者,原本就是一个普通退役战士、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本是从北方移居惠州来安享晚年,没想到却“自找苦吃”,义务干起了水里救人和捞尸工作,这一志愿服务就让他一直做到如今,既帮助了他人,也快乐了自己。或许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寻找到他转身为城市志愿者的神奇“密码”。而能够成为全国“最美志愿者”的人,身上都潜藏着他这样的神奇“密码”。而这个神奇的“密码”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向“最美志愿者”致敬,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这些“最美志愿者”那样,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当成自己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尽可能多地向他人伸出援手,向社会传递温暖,向身边传达善意,在志愿服务中完善自己、培育道德、提升文明。(曾诚)
责任编辑:金婷 |